今日號外!吉隆坡史上第一間大型購物商場,安邦購物中心44年後被迫倒閉;首相納吉被轟強拆父親遺產!

Denny| 2018-01-01| 檢舉

今日號外!吉隆坡史上第一間大型購物商場,安邦購物中心44年後被迫倒閉;首相納吉被轟強拆父親遺產!

安邦購物中心(Ampang Park)曾是吉隆坡首屈一指的商場,營運44年後,如今將於12月31日關閉。

安邦購物中心也是吉隆坡第一間購物商場,然而即將步上被拆除的命運,以建設5層樓高的捷運站及地下走道,這些都是捷運二號線的部分建設。

這間4層樓購物中心佇立於城市脈搏,無疑是許多業者與熟客充滿回憶的地方,雖然未馬上拆除但已帶來陣陣感傷。

雖然吉隆坡近年冒現很多新穎商場,但安邦購物中心從不因而黯淡,長久以來擁有穩定顧客源,尤其是中等收入群體。

與周遭的雙峰塔陽光商場(Suria KLCC)及Avenue K商場相比,安邦購物中心顯得相形見絀,但依然能吸引顧客前來閑逛、購物、經商及用餐。

安邦購物中心的業者曾展開拯救運動,包括入稟法庭挑戰當局征地決定,惟法庭已駁回39名業者的起訴。

業者不舍離開老店

距離關閉時間還有10天,一些業者正清理店面,一些業者則已搬空物品,準備在其他地方繼續謀生。

部分尚未找到新地盤的業者則希望奇蹟出現,允許他們繼續在老地方營業。

一些業者則舉辦大促銷,以在關閉日到來前清空店內售品。

手工藝品店主珍妮佛李(Jennifer Lee,譯音,55歲)接受《當今大馬》訪問時表示,難以接受必須離開家族店鋪,她是從其公公手中接管這間店。

珍妮佛李在這間店鋪有許多童年回憶,包括在店內幫助公公排貨,這裡已是她的「第二個家」。

她說著說著,眼淚奪框而出。她說,接到管理層指示必須遷出的信函後,幾乎沒時間整理店內的物品。

「我很傷心,因為管理層是在12月初給我們信函,我幾乎沒時間睡覺,因為我在這裡已營業44年,店內有太多物品,我不知道要把它們放到哪,我還沒找到一個新地方。」

「自這間購物中心在1973年營業,我已經在這裡,而我計劃留到最後一天才離開,我真的不想離開,我很傷心。」

她回憶道,安邦購物中心從前擁有兒童遊樂區、迪斯科和戲院。

「當我想到這些,我很傷心,我甚至無法言語。」

她也控訴,業者尚未收到任何賠償承諾。

曾一度自豪能開店

安邦購物中心是由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開幕,電器店業主馬淑萍(Mah Su Ping,譯音)同樣自開張以來營業至今,她很傷心,但已接受無法回到昔日的事實。

「我從一開始就在這裡工作。就算我說我很傷心,這也無法拯救安邦購物中心。」

「當我在這裡工作時,我還沒結婚,而現在我已是婆婆。我從黑髮時期就在這裡,而現在已白髮蒼蒼。」

她仍記得,當年曾一度為自己能在吉隆坡唯一一家購物中心內開店而自豪。

「我很自豪,因為我可以在這間商場開一間店。我們已在這裡營業45年,離開時肯定會觸動情緒。」

「不管我們如何表達我們的情緒,這也不能改變什麼。這無法拯救安邦購物中心,沒人能幫助我們。」

她計劃搬到距離安邦購物中心不遠的新地區繼續營業。

半生工作回憶在這

42歲的艾微則在售賣運動物品的店工作,他受訪時說,安邦購物中心有著15年的回憶。

「當我還就讀學士時,我已在這裡工作,而現在我有4名孩子,最大的是14歲。」

「我的店在12月31日當天照樣會營業。而我們的顧客繼續到來,所以我通知他們,我們即將搬遷,因為他們多數是我們的熟客。」

「我在這裡有很多回憶,我擔心搬到新地方的生意情況。」

甜甜圈連鎖店Dunkin' Donuts的區域經理諾麗占(Norizan Mansor, 44歲)已在安邦購物中心工作超過20年,她受訪時說,1995年開始在這裡工作,當時薪水才750令吉。

「我的半生都在Dunkin' Donuts這間店。這個地方有情感價值,所以要我談這間購物中心,我有點敏感。」

「我從安邦購物中心、Hankyu Jaya購物中心及秋傑,開始了解吉隆坡。」

這間Dunkin' Donuts的店鋪仍貼著20年前的標誌,諾麗占表示,曾一度想裝修店鋪,但由於生意額逐漸下跌,因此才沒計劃更換新標誌。

「我們曾在一個月達到5萬令吉收入的業績,但近期只有2萬令吉收入。」

指納吉拆父親遺產

52歲的莫哈末沙烈(Mohamed Salleh)則是趁著關閉前,再度和家人前來安邦購物中心逛,他對拆除行動感到無比失望。

他認為,政府應保護吉隆坡老建築物,作為城市歷史的一部分,以便下一代懂得珍惜。

「對我這一代人來說,安邦購物中心不僅是吉隆坡,也是全馬第一家商場。當吉蘭丹人前來吉隆坡,若他們錯過這裡,那就不對。這是全馬人民的聚會地點。」

「對大馬人而言,記住我們的歷史非常重要,因為沒有歷史,我們將不會知道我們是誰。」

「歷史是唯一的管道,可建立我們的身份。若我講這些東西,我會哭。」

他也對於首相納吉政府拆除其父親執政時代興建的購物中心,感到無比諷刺。

「納吉正在摧毀其父親的遺產。請想想,請珍惜我們的歷史,現在的人認為歷史是愚蠢,但事實上,歷史塑造我們及我們的文化。」

他也擔憂,政府未來是否會拆除城中更多的遺跡。

「請別貪婪發展……請確保我們的地標受到保護,否則我們的後代將無法知道他們的歷史。」

(吉隆坡27日訊)安邦購物中心(Ampang Park)因讓路第二捷運(MRT2)工程被政府征地拆遷,曾風光一時的「鞋場」,也將在這個週日(31日)拉下幕簾,結束其長達44年的營業生涯

記者今日走訪的安邦購物中心,這間建於1973年的馬來西亞首間購物商場,由於當時候鞋店居多而被舊時代的人譽為「鞋場」。受訪的業者和民眾都對此感到十分不捨,現場也有不少人拍照留念。

合意巴國際貿易公司進出口經理謝利君表示,該建築物是大馬第一間商場,擁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拆遷的確令人覺得惋惜。

「我早在1972、73年就開始創業,以前店鋪就在2樓,是這裡第一期的業主,可是後來就搬到其它地方。最近聽說這裡要拆了,今天特地回來這邊看看。」

他坦言,該處屬於黃金地段,若沒有合理賠償實在說不過去,且政府應該效仿中國,地底發展捷運計劃,地面則繼續商業化發展,並與業主和租戶商量替代方案。

交通方便

此外,顧客張玉英也感嘆,數十年來一直都是該商場的老顧客,沒想到轉眼間就要落幕了,以後只能到其它地方逛街。

「很可惜!這裡真的很方便,輕快鐵站就在外面而已,每次我到附近辦事就會順便進來這邊逛逛。雖然這邊不是很大,可是應該有的東西都有,而且價格也不高,所以我要買東西就會來這邊。」

方小姐則說,該商場內銷售的產品選擇少,主要是喜歡那邊的食物,所以才會經常到訪,對於搬遷也無可奈何。

「我喜歡他們這邊的一家食店,剛才問了老闆說會搬去另外一個地方繼續營業,所以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不過拆掉這裡的確挺可惜。」

此外,一些民眾也認為該商場雖然不及其它大型商場新潮,不過勝在內有許多老店,特別是令人忘返的食店,交通便利加上價廉物美的同時還可以議價。

另一方面,保衛安邦購物商場委員區永強接受《東方日報》詢問時透露,希望能夠儘快舉辦紀念活動,惟礙於商家近期忙著搬遷事宜,所以會把活動挪後直到另行通知。

安邦購物中心在本週日正式結業,受訪的相機店業者也已經清空店鋪,準備拉下閘門,為44年的共事生涯畫下句點。(

生意不如前 老業主提早退休

安邦購物中心將於本週日畫下句點,不少商家已做好搬遷準備,亦有一些業者選擇暫時停業,留到農曆新年過後再作打算。

相機店業主黃蓉珍表示,安邦購物中心結業有好有壞,好處就是讓老業主提早退休,壞處就是歷史價值的流失。

「我在這裡已經做了44年,365天幾乎天天開門,只不過這邊的生意其實已經不如以前,時下經濟又這麼艱難,既然對方給予好的賠償,我們也當作找個藉口安享晚年吧!」

她說,如果可以做下去固然會堅持,然而現在已經無從選擇,不如安然接受。

此外,華人食店老闆林亞梅稱本身還未找到地方搬遷,惟不急於一時以免選錯地方,待農曆新年過後才作打算。「我原本以為當局會通融到過年之後才需要搬遷,怎知收到信說一個月內要清空,那也沒辦法了。」

「我當然覺得保留是最好的,外麵店租一定會比這裡貴,我的店在這邊有很多熟客,特別是附近的上班族。」

她說,在吉隆坡找到合適的店鋪不是易事,加上找到了還得煩惱裝修等瑣碎事宜,在還未有進一步想法前並不會輕舉妄動。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業主透露,有關單位在協調過程中曾提及地底歸捷運公司,地面則交由發展商在該處建設商業大樓,該商場業主同樣可以從中獲益,只不過礙於大部分商家拒絕而作罷。

他說,打從20年前起該商場已不再是人們焦點,近10年來各大商場和網店的崛起更讓其一蹶不起,生意僅能維持生計,不少業主早已另謀分店或出路,結束營業也是遲早的事。

來源: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406229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7766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