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計劃從明年起,分階段落實限制餐館和食肆營業時間,最晚只能到午夜12時!
這也意味著,未來或許沒有24小時嘛嘛檔或小販中心等食肆。
《新海峽時報》於本周一(25日)報導,該部計劃在2年內,推出13項健康生活環境的政策,應對國人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的趨勢,除限制食肆營業時間,還有對含糖飲料徵收稅務等措施。
其他政策包括免除運動設備進口稅、禁止高脂、高鹽和高糖食品和飲料廣 告,在學校、社區及工作場所培養吃水果和蔬菜的習慣,以及舉行以非傳染性疾病為重點的國家級衛生運動,確保學校只為學生提供營養食品等。
同時,為了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健身房運營商、私人遊樂場、體育館、學院將免交公司所得稅。
報道說,公務員需認真看待新政策,因為從招聘、升遷到績效評估過程中,都考慮該名公務員的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因素。
報道指出,對於新建住宅區,發展商必須推行「綠色居住區」環境,包括提供自行車道。
「衛生部也將加強禁菸努力,要求加強對非法香菸銷售和分銷的控制和執法。」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蘇巴馬念受訪時說,政府缺乏應對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措施,為此13項新政策將有效促使我國成為更健康的國家。
13項健康生活環境政策
1.分階段落實限制餐館和食肆的營業時間至最遲午夜12時
2.對加糖飲料徵收稅務
3.免除運動設備進口稅
4.聘請公務員時,需考慮他們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
5.禁止高脂、高鹽和高糖食品和飲料廣及告
6.在住宅區設自行車道
7.舉行以非傳染性疾病為重點的國家級衛生運動
8.加強對非法香菸銷售和分銷的控制和執法
9.登山區頒布憲報為保護區
10.培養吃水果和蔬菜的好習慣
11.加強禁菸
12.健身房運營商、私人遊樂場、體育館、學院將免交公司所得稅
13.提高人民進行健康檢查意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