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天天看 (轉載) │ 2017-12-20 17:39:01 │ 檢舉
分享至Facebook
氣象局預測,熱帶風暴「啟德」將於本週末登陸大馬半島東海岸;颱風也在本週末侵襲沙巴州。該局今日發表文告說,由於熱帶旋風的移動和強度經常出現變化,這是因為大氣層的不穩定,因此在3天前的預測隨時會有改變。「目前在西太平洋出現的低氣壓現象,不足以引起颱風,雖然有預測颱風將在本月22至24日抵達沙巴州。」文告指出,該局密切觀察氣象,每3小時在官網和「myCuaca」手機應用程序更新最新情況。文告說,熱帶旋風可帶來大雨、強風和海浪洶湧,沙巴西北部和砂拉越北部將於明日(20日)面臨熱帶旋風的惡劣天氣。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指出,大馬、美國及香港氣象單位均發出警告,熱帶風暴「啟德」今日登陸沙巴。他促請國人必須做好防範及應對措施,盡量避免出海。 納吉今日在面子書專頁發狀態指出,「啟德」將於週五(22日)左右撲向半島東海岸各州。 他指出,「啟德」帶來的惡劣天氣將危及一切海上作業,並極可能造成突發性水災。 納吉說,政府相關單位必須嚴正看待此事,國人也應盡量不要出海。
颱風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丶32.7m/s或以上,又或者118km/hr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1]。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均以此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中央氣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丶超強颱風,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以及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 廣義上,「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台灣丶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丶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來源:http://www.bayiba.orgs.one/node/update?id=112056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76090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