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人也甚少閱讀以增進知識!
馬哈迪認為,他是最明白馬來人的心靈的。雖然他得到新巫統大多數的尊重及崇敬,但是並非每個人都同意他的政策以及他治理的風格。
在70年代,馬哈迪成功從甘榜中,將又踢又叫的馬來人拖出來,並迫使他們接受20世紀。
他在45年前所撰寫的《馬來人的困境》(The Malay Dilemma)一書中,認為馬來人是馬來亞的「原始」人。他指出,他們的社區缺乏刺激及競爭,而在繁殖上也缺乏跨種族婚姻,雖然生活在鬱鬱蔥蔥的土地上,但是卻沒有使他們自力更生以及足智多謀。
馬哈迪希望改革馬來人,以及改變一些已經歷經數百年的某些特性,如他們的「宿命論」以及他們的「不珍惜時間」。他希望他們「欣賞金錢以及財產的實際價值」。他認為,特權將有助於減少經濟的不平等現象。
馬哈迪是否已成功「改革」馬來人?他們仍然相信宿命。他們沒有珍惜時間,無論是他們自己的時間或是別人的時間。那些應該以身作則的部長,經常開會都遲到。馬來人崇拜金錢以及財產,但是他們卻不願辛勤工作以賺取這些財富。馬來人也甚少閱讀以增進知識。
所以,儘管平權行動的政策已經實行了數十年,並花了數十億令吉,但是馬來人的缺陷仍然存在。馬哈迪應該意識到,競爭才是關鍵。
去年,前首相抨擊馬來人,並表示他們是「懶散」的。儘管他的說法被批評,但是他的態度是堅決的:「我不想欺騙自己。如果是懶散,我就會說是懶散。」
他聲稱,當馬來人考試不及格時,他們也不會覺得羞愧,而當被詢及馬來人是否勤奮時,他表示:「如果我們到大學去,你就會看到70%都是女孩。男孩到哪去了?他們在做些什麼?他們成為了飈車黨。」
他敦促馬來人要更加努力,以便迎頭趕上非巫裔:「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他們不勤奮。即使他們上大學,但是也不正確學習。」
為了突出馬來人之間缺乏誠信,他表示:「現在我擁有一家麵包店。我說得很清楚,我很羞愧,因為在馬來人、華裔、緬甸人或是其他工人當中,當馬來工人看到錢,他們會忘了並變得不誠實。」
他聲稱他的經理曾試圖與其他工人合謀,以便抽走一些資金,但是被其他工人阻止。
馬哈迪也補充表示:「我不得不解僱許多馬來人,就因為他們這種態度。」
由於馬來人願意與其他種族分享他們的國家,所以那些更成功,來自更古老,即4000年文明的種族,還要從馬來人手中奪去原本就不多的資源。
——馬哈迪

馬哈迪對華人的認識已經開竅:華人才是馬來西亞主人
(吉隆坡訊)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對首相兼財長納吉所推行的經濟開放措施,作出反擊,並且不惜打種族牌,聲稱華人才是馬來西亞的主人,一直瓜分土著權益。
極力維護新經濟政策的馬哈迪宣稱,馬來人除了在經濟上還未達到30%股權的目標外,就連本來稱為馬來聯邦(Persekutuan Tanah Melayu)的國家名字,也因為與新加坡和東馬沙巴及砂拉越兩州的合併,而必須改成馬來西亞。
他 說:「我們放棄了『馬來土地(Tanah Melayu)的名字,喪失了馬來人的身份特徵。在1955年大選,馬來人控制82%選區,但馬來人願意讓出相當部分的選區給他族,另外無條件分發100 萬份公民權給各族人士,使馬來人的比例從82%下降至60%。試問哪個國家曾經這樣做?
「馬來人嘗試說服自己,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不過他們自己也知道,其實他們並不是主人,非馬來人才是這片國土的真正主人。」
衝著納吉政策而來
馬哈迪是在其博客的最新貼文中,借「種族輸贏論」,衝著納吉最近宣布的一系列開放經濟政策而來。
他長篇大論地闡述馬來人仍面對的經濟困境,極力維護新經濟政策。他說:「由於馬來人願意與其他種族分享他們的國家,所以那些更成功,來自更古老,即4000年文明的種族,還要從馬來人手中奪去原本就不多的資源。」
儘管馬哈迪並未明言,但他所指「擁有4000年文明的種族」,明顯是指華族。他較後也點明,這個種族占了馬國人口26%。
他說:「新經濟政策的目標,本來是要打造30%的土著股權(雖然他們占了60%的人口比例),其他種族40%,以及外資30%。不過,新經濟政策推行39年後,馬來人的股權仍停留在20%,而其他種族的人口比例雖然只是26%,但卻占了近50%的市場股權。」
他聲稱,馬來人與非馬來人在城市的財富差距更加懸殊,前者只占了15%,其他的財富都控制在非馬來人的手中。
他表示,非馬來人都住在豪華的洋房,而絕大部分的馬來人卻只能住在木屋區。
他為新經濟政策辯護說,該政策一直以來都未成功,因為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畢竟新經濟政策推行以來,只能小心翼翼、毫不粗暴,也沒有搶奪,而且每當遭受非馬來人反對時,還被迫要多番修改。」
他也說,在他發表這篇文章後,肯定將會被「非馬來人的種族主義者」,標籤他為一名「種族主義者」。
他辯稱,若要維持馬國的和平與進步,就必須以「不平衡,但公平」的方式,重新分配財富。「不要有任何一個種族過分貧窮,而其他種族的生活卻富貴豪華。」
馬哈迪的文章昨天掀起民間反彈,已經退出民政黨的檳州前行政議員杜干煥發表聲明,以3大要點駁斥馬哈迪種族論述:
一、全世界包括美國、日本及馬國,財富都是集中在各國的某一群人手中,而非根據種族比例。馬哈迪選擇要把財富從某一種族,轉移到另一種族手中,而不是從高收入群轉移到低收入群的想法,大大有誤。
二、作為掌政22年的前首相,馬哈迪訴諸種族主義的論述,將會進一步分化族群間的關係。
三、馬哈迪對各族的財富分配以偏概全,認為所有華人都富有,而所有馬來人都貧窮。其實,馬國的財富都不分種族,集中在某一部分人的手中。
馬華青年團(馬青)聯邦直轄區州團長周連瓊也發文告說,馬哈迪的種族論述不恰當,而且過分。「我們的祖先在馬來西亞流血流淚,甚至犧牲生命為馬來西亞做出貢獻,華社的成就是努力的成果,華族並非是不勞而獲的一群。」
他說,華人一向以來效忠國家,與全民一起為馬來西亞付出,不應被冠上「瓜分他族權益」的指責。他也說,馬哈迪的言論將會挑起種族敏感情緒,他不應再說出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
----------------------------------
馬哈迪促巫裔學華人 『族群利益先於黨利益』
前首相馬哈迪向首相納吉發起逼宮,首度獲巫統在雪州的一個支部邀請演講。他呼籲巫統黨員效仿華人,為了保住馬來族利益,大可摒棄目前由納吉所領導的巫統。
「若10萬人舉報,他能抓誰?」 馬哈迪吁巫統黨員同報警
前首相馬哈迪今天呼籲所有巫統黨員效仿巴都加灣巫統區部前副主席凱魯丁,報警舉報納吉涉及一馬公司醜聞。他說,如果所有人都這麼做時,納吉就無法針對任何人採取行動。
馬哈迪妙語:國安法(SO[S.M]A)是瑪姐(ma)的醬(sos)
前首相馬哈迪星期六前去班登貞巴卡巫統支部舉行演講,席上妙語如珠,引得觀眾捧腹大笑。他說,所謂的國安法(Sosma),不過就是羅斯瑪(ma)的醬料(sos)。
我國貪污率高企,甚至該得獎
前首相馬哈迪今天在雪州班登貞巴卡巫統區部舉辦的下午茶會上演講,吸引超過500名群眾,座無虛席。他重申納吉一定辭職。他表示,我國目前不僅族群關係惡化、經濟及政治環境日益不穩定,就連貪污率都為世界最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