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4日訊)起價就急驚風,降價就慢郎中!
馬幣下跌時,樣樣東西起價,商家叫嚷「貴來貴賣」;如今馬幣上升,商家卻說要「觀察市場」,不能降價。
要觀察3個月到半年
令吉表現疲弱近一年後,近日穩健回升,市面上的物價卻仍「紋風不動」。據各行業商家表示,這只是短期走勢,令吉是否穩定,仍待觀察3個月到半年,他們現在不會調整物價。
他們說,況且匯率並非影響物價的單一因素,商家還面對各種開銷的上漲、庫存量以及原料價格的波動。
據《中國報》了解,過去一年來,各種物價「一點一點」上漲,從吃的、穿的到用的無一例外,令民眾的生活開支也在「無聲無息」中加重。
消費者任宰割
民眾說,商家往往有諸多的起價「藉口」,說起價就起價;舉例汽油起價了,商品便跟著起價;令吉貶值了,商品也起價。但當油價下跌和令吉升值時,商家卻視如不見。
過去一周,令吉兌美元回穩,游移在4.0700與4.1100令吉之間,有者更預測令吉可能「穩破」4令吉,民眾因此反問商家:現在令吉回穩了,物價還不下調?
有者還說,農曆新年快到,到時又有另一波漲價潮,每年新春佳節,樣樣物品和餐飲都會調高價格,過了年後卻少見調回原價,消費者根本是肉在俎上任宰割。
不過,各行業商家接受訪問時解釋,令吉回穩只是近一兩周的事,接下來還充滿未知數,因此他們暫不能調低物價。
一些商家解釋,物價並非光由匯率決定;比如進口的農產品或原料,由天氣決定收成,收成多寡會影響價格。
他們辯稱,即使過去一年令吉「跌跌不休」,商家也沒有不斷調高物價,都是先自行吸納成本,直至真的負荷不了,才調高物價。
優惠贈送靈活調整
*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方誌民
目前為止,未感覺到進口商有意調低商品價格,一些廠商可能會覺得調整價格很麻煩,因為涉及精細的成本計算在內。
廠商或許可以優惠贈送方式,取代物價調整。一般來說,任何商品,購買一打的數量,回贈一個數目的相同商品,相等於現金折扣或價格優惠8%,如此一來,便可靈活調整,消費者也不至於有怨言。
市面藥材是貴存貨
*大馬中醫師暨針灸聯合總會(醫總)總會長黃保國
如果令吉在未來2至3個月持續回穩,進口的藥材才可能調低價格。
基本上,目前市面售賣的藥材,是之前的存貨,以蠻高價錢訂購回來,在這一年內,進口藥材漲約25%至30%,現時也不可能馬上調低價格出售給消費者。
藥材成本除了受匯率影響,天氣和收成也會影響價格變化。
短期內料不再漲
*馬來西亞米糧批發商公會會長吳子聯
目前,進口香米和糯米的市場供需與價格尚算穩定,相信短期內料不會再漲價。
本地白米占市場的85%至90%,進口白米和糯米則僅占10%至15%,因此,進口米價的變化,對本地市場影響還不大。
早前,有傳進口香米醞釀價,唯令吉回穩,料可抵銷漲價的可能。
其實米價起落,除了匯率,主要受到天氣和收成影響。
銷量欠佳水果價跌
*吉隆坡生果批發商業公會名譽會長戴光林
行情不好,水果銷量也欠佳,即使目前進口的蘋果、橙和梨子價格微跌1%至2%,但市場反應並不佳。
最快兩月才能決定
*大馬禽畜業聯合總會會長黃俊儀
令吉在近兩周才開始回穩,但短期難見端倪。若在未來3至6個月,它能持續平穩,我們才能作出實際判斷。
家禽飼養業者或農民,通常是提前2至3個月,訂購進口玉米或其他飼料,運輸也需要時間,換句話說,目前使用的還是之前買進的存貨,而且是按當時的匯率買貨,不可能因為現在令吉強,我們就馬上調整價格,最快都要2個月後,看清楚情況再決定。
假如農民現在調低雞價,萬一令吉接下來又再貶值呢?農民怎麼辦?其實我們也沒在令吉貶值時,馬上調高價格,通常是自行吸納成本,到了一段時期,真的「頂不順」了,才考慮調整價格。
再說,雞鴨並不完全是由成本決定售價,而是由市場供需決定,農業這塊是自由市場,農民養多養少,自行衡量和決定,也沒有所謂的穩賺。
當市場需求高,農產品好價時,農民會競相飼養或種植,到產量過剩時,價格自然下跌,所以市場供需才是關鍵。
乾糧價與匯率無關
*大馬乾糧進出口商總會會長拿督斯里蔡寶強
匯率與進口乾糧價格變化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之前乾糧漲價約7%至8%,唯乾糧農作物主要是看天,一旦豐收,價格會回跌,最近進口乾糧的價格是平平,與匯率沒有直接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7408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