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伯馬念
2017年11月13日
(吉隆坡13日訊)數個集團涉及偽造消費稅收據(COR)進行欺詐活動,造成關稅局自2015年落實消費稅以來,蒙受高達逾1億令吉的損失。
大馬皇家關稅局總監拿督斯里蘇伯馬念說,這些由貨運代理人組成的集團所偽造的消費稅收據幾可亂真,不排除有公司高級職員以及關稅局官員裡應外合進行有關的非法勾當。
「我們已成立專案小組,追查這些不法組織的欺詐活動。」
根據《星報》報道,蘇伯馬念說,專案小組正追查超過100家貨運代理,並已經發現有進出口公司偽造關說局的收據。
「專案小組的成員包括總檢察署領導的『國家稅收追收執法隊』、警方、國家銀行、大馬反貪污委員會及內陸稅收局。」
他說,該局也發現一些進出口公司涉及這種欺詐行為。
他舉例,若公司的的一宗交易價值是100萬令吉,公司除了支付貨運代理商這筆款項外,也包括收到偽造的消費稅收據。
「貨運代理人在偽造文件時,會申報價值較低或其他較低價值的物品。」
蘇伯馬念說,該局是審查行動一些公司時,發現系統中的物品與關稅局所申報的物品不符合,才發現這種欺詐的伎倆。
「雖然這些公司聲稱他們已經付出消費稅並出示收據,但是收據是偽造。」
升級U系統防詐騙
他強調,偽造的收據與關稅局原本的收據幾乎相同。
「關稅局的系統可能已老化及過時,但是一旦我們全面落實『U關稅電子系統』措施,將輕易檢查出這種欺詐手法。」
此外,他也表示,U關稅電子系統會全面取代現有的系統,目前普通出口及進口分別為76分鐘和30分鐘的程序,將縮短至2.5分鐘,差異各為97%和92%,而所涉及的表格也將減少。
蘇伯馬念鼓勵公司採用該局推介的手機應用程式,因為它可幫助企業檢查需要支付的實際關稅及消費稅。
「手機應用程式更透明,預計可以為關稅增加稅收,包括杜絕過去因偽造而造成的稅收損失。」
蔡勝華:銀行轉帳可助解決問題。
鑑定涉及組織控上庭
蘇伯馬念說,專案小組已鑑定一些組織涉及,並已提控一些人,其他還在調查中。
「公司若發現他們受騙,可以向關稅局的商業調查組投報。」
馬來西亞貨運代理聯合會(FMFF)會長蔡勝華說,若關稅局建立有效的網上支付系統,讓客戶直接通過網上支付稅務,將可以杜絕偽造消費稅收據的問題。
「貨運代理行業的確有害群之馬,問題存在已久,他們沒有為客戶繳稅,還欺瞞客戶及政府。」
他相信可通過合適的在線支付系統解決問題。而客戶不必擔心被騙,因為他們是直接支付給有關部門。
「有時當問題發生後,需要數天,甚至整個星期去鑑定問題,造成貨運代理無法移出他們貨櫃。」
他說,通過支票或代理負責繳稅務是令人感到不安的,要解決問題應以銀行間直接轉帳系統取代。
「我國90%的出口公司是中小企業,雖然有繳付稅務的軟體或手機程序,但是,他們大部分還是依賴貨運代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