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新加坡地鐵一位中年男子出言騷擾外國男子,還說了一句 「I know you』re gay, let’s f***」引起在座的乘客不滿,過後該男子還颳了外國人一巴掌。
近日,有一段視頻流傳網絡,同是發生於地鐵,一名女子在搭地鐵的時候無端端把穿在身上的牛仔褲脫掉,接連又把內褲脫下來,令人咋舌!網民紛紛留言:在新加坡工作壓力太大?、頭腦有問題?

穿得斯文端正的女子不知為何把褲子脫掉?

還把內褲脫掉!

什麼是壓力呢?
壓力這兩個字被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但是您又是否知道究竟什麼才是壓力呢?實際上,我們日常講話談到的「壓力」,很有可能跟以下要討論的「壓力」不盡相同。
在中文,壓力這名詞是通常指一種外來的逼人威脅。以下要討論的「壓力」,卻是一種當人感受到威脅時所引起的內心感受,是一種抽象的不舒服感覺,亦即英語中的Stress 了。即是說,「壓力」Stress是指一種由內心而發的個人感受。
壓力是我們因為應付「困難和挑戰」所產生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壓力可以是我們日常生活一部分(像上班、工作等) ,亦可以是因為適應不到新環境或挑戰而引起。因此,壓力的定義可以是「人類對恐嚇和威脅所產生的生理及心理反應」。
日常承受慣的生活壓力,在那些情況下會變得嚴重呢?
大致上有兩種情況,會令我們本已習以為常的壓力變得嚴重。
第一、任何突發的改變都可能產生大量的壓力,尤其是當這些改變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令我們需要調節我們習以為常的做法去適應改變,壓力感亦會變得嚴重。這些改變的幅度愈大,壓力感的增加亦會愈大。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第二、長時期處於一個不能鬆弛的作戰狀態,也會產生嚴重的壓力。日常遇到的不如意事,如擠逼的環境、工作上的困難、人際上的紛爭、財政上的問題,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是會增加大量的壓力。
但是,大體來談,那些身體有病、經濟情況不好、過分粗勞或失眠的人,更容易受到壓力的壞影響。相反地,有家庭或朋友支持的人卻比較能抵受壓力。
如何去克服壓力才是最好的辦法?
上文已經多番提及,壓力看起來雖然是來自您的四方八面,但其實壓力的主要來源是您的內心。要適應壓力,便要先從壓力的成因著手。如果壓力是因為挑戰、威脅或『人生大事』引起的,便要學懂適應。如果是跟自己的心理因素有關的,克服方法便是要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況了。
很多時候,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人對事的看法直接影響他承受到的壓力。雖然外來的洪水猛獸十分令人害怕,但如果您不認為它們是對你構成威脅的,那麼它們亦不會產生大量的壓力。反過來,就算是老鼠蟑螂般無任何殺傷力的,只要您內心認為它令人害怕,便會它們都變成等同洪水猛獸了。
因此,克服壓力的最好辦法便是要令自已的思維及分析更加理性,任何時間都運用「減壓思維模式」去思考。此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採納「抗壓的生活方式」,便能夠長遠地克服壓力了。
構成壓力的個人心理因素
正如前文所談到,相同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卻未必會構成同樣的威脅,產生壓力的程度亦有所不同。因此,個人心理因素,是造成壓力感的主要因素。有數類型的心理特徵和性格,特別跟壓力拉上關係。
1) 完美主義者
有些人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要求都很高,凡事都要求做到完美。他們對一切事都訂下極之苛刻、難以做到的標準。由於把每件事的標準訂得很高,為求盡善盡美,每件事都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和心血。為求達到近符完美的標準,每一刻都要留意所有的細節,因為只有一丁點的錯也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這類人會常常覺得時間和資源都不夠,而且會弄到經常處於緊繃狀態,不能松弘下來。對事情要求太高,一有些微的差錯便會感到不合意,又怎會保持心境輕鬆呢?
求完美的人,很容易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所有的部要精雕細琢,最後,時間自然不夠,事情到交貨仍不好,對自己的要求便會更大,但結果壓力便會大增。
2) 愛取悅於人
當一個人不能肯定自己,便會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如別人的想法那樣好。這種人會因此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會在意人家是否對自己有所否定。一旦有人對自己做的事表示任何的否定,便會推論到認為別人都不喜歡自己,並認為自己不如人了。
這類人由於太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會生活得很辛苦,因為別人的看法是不容我們去控制的。因為害怕得不到肯定,他們會經常患得患失,壓力自然很大了。
3) 搏到太盡
有另一些人由於內心充滿了熱誠,會驅使自己要盡一切力量全力去做好事情。但是由於人的能力和擁有的資源畢竟有限,所以會很容易弄到自己體力不支,身心都承受大量的壓力。「搏到太盡」是會產生大量的壓力的。
4) 好勝心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