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讓本地公司獲30%外資工程參與權

國內 最後更新 2017年10月25日 18時56分
(關丹25日訊) 華總會長丹斯里方天興建議政府在明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把外資參與的大型工程計劃中,本地公司至少獲得30%參與權列為政策,並涉及所有外資。
「隨著政府和有關中資同意,開放至少30%參與權讓本地公司參與東海岸鐵路計劃,取得牽頭積極進展後,華總促請政府在接下來所有涉及外資為主的國內大型計劃,包括隆新高鐵等在內,也能開放給本地公司至少30%的參與權。」
他說,華總已經向首相兼財政部長拿督斯里納吉提出有關建議,希望政府能夠考慮採取這項引進外資帶動本地經濟或基礎建設的同時,也能夠帶動和協助本地公司,從中取得雙贏或多贏。
針對首相納吉即將在週五提呈國會的2018年財政預算案,方天興今日在文告中表示,華總在之前已經收集和提呈了建議書予首相兼財長,提出了各領域多項建議和看法。
他也說,基於消費稅已落實超過兩年並取得預期成果,華總促請政府能宣布降低個人或公司所得稅,減輕人民和企業界的負擔。
他說,我國現有的公司稅是24%,比起許多東協國家來得高,其他先進國也開始逐步調降公司稅,協助企業界提升競爭水平。
盼統一外勞政策
「至於消費層面的中產階級,將面對所得稅和消費稅的雙重壓力,這點也應該獲得政府關注,要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降低個人所得稅是最直接的作法。」
華總其他主要建議(不盡錄),還包括,將個人所得稅可享有最高減免的多個項目進行適時調整,例如父母醫藥費、嚴重疾病開銷、子女深造、私人退休計劃和年金以及教育及醫藥保費等等,應該隨著生活費、教育費、醫藥費和學費等不斷提升,而相應調高有關的減免額數。
「希望政府統一及簡化合法化外勞政策,不應再朝令夕改。」
華總也籲請政府清楚列明給予各源流學校,包括華小和華中的撥款,避免混淆、錯配或偏差,並儘速撥下有關款項予所需要的學校;以及籲請政府制度化撥款給國內所有華文獨中,減輕華社的負擔。
「同時,國內房產當前的供需錯配現象必須儘快獲得解決,而房屋滯銷的問題也必須獲得當局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8870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