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連連 百姓苦懨懨 荷包,愈來愈扁

Brownie| 2017-10-20| 檢舉

獨家報導:沈燕玲

(吉隆坡19日訊)物價漲聲連連,人民苦不堪言!一般日常食用品價格與6年前相比,漲幅介於18%至95%不等,其中尤以罐頭沙丁魚漲幅最大,高達95%!

《中國報》記者視察市場物價發現,某品牌的罐頭沙丁魚價格在2011年低於4令吉,如今售價高達9令吉85仙,大漲95%;快熟面從2令吉90仙漲至4令吉20仙;2公斤裝的可可沖泡粉,也從當年的26令吉調漲至34令吉50仙,漲幅達33%。

消費稅後商家爭相起價

理財專家直指「情緒上的通貨膨脹」和令吉疲弱等因素,造成物價只漲不跌;即便香港和新加坡的物價漲幅,也不比我國物價漲幅大。

據記者視察,多種日常食用品中,不再獲政府補貼的食油價格已調漲近100%;食肆方面,食物和飲料的漲幅也介於44%至83%,令人咋舌。

理財專家孔令龍接受《中國報》電訪時指出,日常用品漲價與供需無關,而是自從政府宣布落實消費稅措施後,許多商家爭相起價,造成「情緒上的通貨膨脹」,且調漲後沒有依據現實情況作出調整,最終苦了人民。

「舉例來說,白糖每公斤僅微調5仙,茶餐室的茶水卻調漲30至50仙不等。」

他補充,近年來令吉不斷走弱,加上許多日常用品的原材料都從外國進口,導致製作成本相應提高,物價上漲。

勿因大減價狂買

孔令龍認為,目前我國政治穩定、國內生產總值(GDP)和經濟成長都不錯,若令吉能恢復兩年前的表現,日常用品的漲幅就不會太大。他勸請消費者不要因大減價而大買特買,卻因買太多造成變相浪費,同時呼籲人民購買漲幅較少的國貨。

一個馬來西亞基金會信託人丹斯里李霖泰較早前說,一些製成品和產品價格上漲100%;2017年7月大馬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也指檳城的食品價格高居榜首,其他州屬如柔佛、馬六甲、吉隆坡、沙巴、納閩、雪州和布城的食品價位也緊追其後,並遠超全國食品價格平均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821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