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臨別之際,也以9字真言對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表達了期待與共勉,即「固根基,擴影響,謀發展」。

(加影11日訊)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在卸下大使職前,再次為馬來西亞華教帶來好消息,宣布捐助20萬令吉予「馬來西亞華文獨中教育藍圖」教育發展基金。
他在臨別之際,也以9字真言對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表達了期待與共勉,即「固根基,擴影響,謀發展」。
同時,他表示,協助馬來西亞華教是義不容辭的,大使館未來也會針對性培訓馬來西亞的華文師資。

華小撥款應更多.教總促馬華民政力爭
教總促請馬華和民政內閣部長,必須在內閣爭取以學校的數量和學生人數的比例作為分配撥款的基本標準,公平及合理對待所有的學校。
教總認為,特別是必須為數量最多的華小爭取更高的撥款數額,以符合華小的實際需求。同時,也必須確保過去一再被忽略的國民型中學獲得足夠的撥款。」
教總今日發表文告指出,隨著明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各類型學校撥款將從今年的8億令吉減少到5億令吉,而且政府又沒有清楚列明各類型學校所獲得的數額,這使到華社非常擔憂華小和國民型中學的撥款將進一步被削減。
文告說,從學校數量來看,華小目前有1千297所,比起淡小(523所)、教會學校(438所)、寄宿學校(69所)、瑪拉初級理科學院(49所)、人民宗教學校(116所)等都來得高。
「同樣的,在學生人數方面,華小也占了比較高的比例,因此,華小所需要的撥款也肯定較高。」
促依學校數目人數分配撥款
文告說,然而在過去幾年來,華小在財政預算案中所獲得撥款卻與學校數目和學生人數不相稱。
文告指出,以《2015年財政預算案》為例,全國69所寄宿學校獲得5千萬令吉撥款,這意味著每一所學校平均可獲得72萬令吉;全國523所淡小也同樣獲得5千萬令吉撥款,平均每所可得約9萬5千令吉。
「但全國1千297所華小平均分配5千萬撥款,每所華小只能獲得大約3萬8千令吉。
由此可見,政府這種分配撥款的方式對華小是非常不合理的,政府必須對此加以糾正。」
教總認為,事實上,華小一直以來所獲得的撥款根本無法應付華小的發展需求,造成華小必須自行籌款建校或進行維修及其他硬體建設的工作,引起了華社廣泛的不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