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澆冷水:隆新高鐵不是金母雞,不會下金蛋~~人民又要幫納吉擦屁股埋單了

木易| 2017-10-06| 檢舉

 

 

人口密度低 不能靠車票

隆新高鐵難賺錢

(吉隆坡5日訊)東南亞研究所(ISEAS)指出,在世界各地的高鐵項目中,單靠車票賺錢的可說罕見,因此吉隆坡——新加坡高鐵(HSR)項目「單靠車票獲利」,具有一定挑戰。

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法蘭斯說,一些經營高鐵的國家,不會完全依賴車票作為唯一的收益。

他以日本新幹線為例,當中三分之一來自非車票收入,即從為了滿足高鐵使用者需求的購物廣場和酒店管理中獲利。

「換句話說,只有人口密度越高,才可依賴車票賺錢,人口密度不足,就得靠『非車票』的其他收入填補不足。」

法蘭斯今日在艾芬黃氏資本的「2017年艾芬黃氏資本系列大會」上,針對「馬來西亞鐵路擴展帶動經濟增長」的小組討論後,接受記者訪問。

中國出線機會最高

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法蘭斯指出,東京通往大阪,及上海通往北京的高鐵,都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才可能從部分路線中的票務取得盈利。

他說,許多國家政府發展高鐵的目的,主要為了帶動停靠站周邊地區的發展,在這同時也依靠高鐵提高運輸速度及整體效率。

他指高鐵是否可取得盈利,與高人口密度息息相關,就如日本,因為高鐵所經的路線人口密集,才得於取得盈利。

「反觀隆新高鐵的情況,則不一樣。」

法蘭斯說,研究顯示,每平方公里300人口的結構,對高鐵發展較為理想。

他說,在人口密度方面,新加坡每平方公里8000人,馬來西亞約100人,存在極大的差距。

「人口密度越高,就可依賴車票賺錢,人口少,就更加需要非車票的其他收入。」

搶先機占優勢

提到隆新高鐵工程的屬意發展商,法蘭斯說,選擇日本成本比較重,不過鐵路安全保障較高,中國雖然成本低,不過沒有安全記錄。

他說,一般人認為中國出線機會最高,是因為中國在馬來西亞搶了先機,所以占優勢。

法蘭斯指出,全程長350公里的隆新高鐵成本估計為200億至250億新元(約600億至650億令吉),單程票價介於60至65新元(約180令吉)。

他說,馬新兩國把隆新高鐵的竣工期訂在2026年,不過,他認為征地問題將會拉長這個日期。

他說,楊忠禮機構(YTL,4677,主要板貿服)2006年對隆新高鐵拋出的成本估價為27億新元(約114.2億令吉)。過後,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履行單位(PEMANDU)經過分析,修訂為55億新元(約170.7億令吉)。

「現在我聽到的最新消息,大約是200億至250億新元。」

新聞來源:南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652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