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派錢,不拿怪誰?》
貧苦學生更要爭氣、堅持與不放棄,不要說成績不好,不要說不會有機會,管它是否大選年,只要符合資格,都要申請JPA。。。。
(2017年9月30日訊) 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貸款資金不足,政府不會提高消費稅解決問題,首相納吉言論可喜又重要。
一是,政府可以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政府不會提高消費稅,至少近年內不會。

其實,對於大學,政府向來不錯,高等教育基金局以大學、學科與家庭收入,貸款予學生,凡是申請,沒有不批准;貧困學生是全額,而高收入家庭者則是部分貸款,審核向來從寬。
高收入家庭也會有開銷上的壓力,比如房、車貸款、孩子外國求學或醫藥開銷,虛報收入從來不是秘密,而借貸須還或許是當局審批從寬的因素,不難形成報假、不誠實、不感恩政府和虛與蛇委效應。
表面上,有助學生解決入學財務問題,卻埋下畢業後更大的還貸壓力與負擔。
有不負責任者,延時還貸,進而形成賴帳文化,PTPTN也陷入後續困境。因此 ,一個周詳、務實的借貸數額與審批制度非常重要。
首相說,高等教育基金無法滿足40%低收入家庭的需求,政府須另尋解決方案,而不能採用增稅的方式。其實,政府還是有錢的,尤其是教育方面。
今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減少了大學撥款,但在大專貸款與獎學金方面,還算慷慨,出手闊綽。

獎學金本應以成績為準,JPA獎學金卻胥視大學、科系與成績審批,因而出現更好成績不獲,而基本條件以上即獲獎的怪誕與不公現象。
甲級成績不獲獎學金的情況發生在JPA,也出現在反對黨執政的檳州,學生對大選冷淡,對政府不感恩,怪誰?
教育是建國之本,中央或州政府,國陣或反對黨,都應更務實而不夾帶政治。
貧苦學生更要爭氣、堅持與不放棄,不要說成績不好,不要說不會有機會,管它是否大選年,只要符合資格,都要申請JPA。想想家中苦幹的雙親和許多甲級成績不獲獎學金者。你錯過了今年,若再錯過了明年;派錢,你都不主動,怪誰?
新聞摘自:南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598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