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爛蘋果 !! 國陣和希盟都給不了未來,年輕人不想投票 ~~
由於執政黨和反對黨無法給予明確改變方向,所以許多年輕選民寧可棄權投票。
(吉隆坡23日訊)曾於2013年大選擔任競選志願者的泰拉,當時未符合選民資格所以無法投票,但4年過去後,她已不想註冊為選民。
泰拉在上屆大選是擔任投票和算票人員,她也曾參與凈選盟4.0集會,但現年25歲的她並不想在第14屆全國大選投票。
「我有我的政治取向,即較傾向反對黨,但現在我不確定他們走向哪、他們的方向和新領導層......我真的無法相信一個前獨裁者正引領著反對黨和其進行中的競選活動。」
泰拉表示,她目前最關注的是制度和體系改革、公共策略和行政、經濟、國際事務、貧困群體及種族和宗教政治,但希望聯盟、國陣或伊斯蘭黨看似沒能力解決上述隱憂。
這位政策和項目執行員批評,反對黨的年輕政治人物有「戀權」意向,而希盟加入了土著團結黨後,就抹上了種族政治色彩,因反對黨已納入「巫統格式」政治,即只旨在撈取馬來選票。
她強調,投票並不是唯一一個改變政府的方法。
泰拉也曾是反體制的大馬人,她說,該些人可能不會註冊為選民,或在來屆投棄權票,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希盟提出實質性政策,或推行世俗主義。
早前,選舉委員會指,截至2月,仍有410萬名負責投票資格的選民未註冊,而大部分為21歲的青年。
5%至8%的青年可能放棄投票
依布拉欣預測,來屆大選投票率將會下降。 -Choo Choy May攝-默迪卡民調中心主任依布拉欣預測,相比於上屆大選,第14屆全國大選的投票率將會下降。
在最近一項題為「青年對經濟、領導和當前時事」的調查中,默迪卡民調中心發現,只有30%的青年關心政治,而其餘青年則更關注經濟。
相關調查是於8月,通過電訪進行的,以抽樣方式訪問604名年齡介於21歲至30歲的大馬半島人民。
「我預計來屆大選的投票率將會降低,但我不認為會有大量青年投棄權票,投票率或會下降5%至8%。」
他說,許多大馬青年似乎不被國陣吸引,而他們此次對希盟的支持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非馬來青年可能會支持希盟,但馬來青年的支持或會被分散至國陣、伊黨和希盟。」
希盟會走向哪裡?
在上兩屆大選投反對黨的自由職業者哈菲茲表示,他有可能在來屆大選放棄投票,因無論是執政黨或反對黨,都不值得他投票。
34歲的哈菲茲說,他最關注經濟問題,但發現希盟並沒有擬出一個適合國家的經濟計劃。
他也不支持希盟稱會廢除消費稅的承諾,指真正的解決辦法是提高工資。
「他們要提供免費教育,但他們要怎樣支付該筆款額呢?他們說要減低貪污現象,但要花費多久時間,且會耗資多少呢?他們都沒有提及。」
他也批評希盟說要停止種族政治的言論很虛偽,但他接受由前首相敦馬哈迪領導的土團黨,加入反對黨。
他說,財務改革運動已不再被討論,且有行動黨黨員因與同性戀組織舉辦開齋活動,而被迫辭職。
「而任期期限這麼好的想法,卻被檳城政府一直拒絕,所以全部都是虛偽的,若國陣和希盟都不做到這一點,那為何我們還要投票呢?」
被問及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課題時,哈菲茲則說,國陣和希盟都沒有能力確保雙方沒有貪污。
第一次投票的24歲選民Riza Tan說,她可能在來屆大選放棄投票,因她都在國陣和反對黨里看到種族、金錢和攻擊政治。
「就像行動黨,他們標榜自己為多種族政黨,但我們卻可以清楚看見親行動黨的社交媒體頁面,存有種族主義,煽動華人的情感,讓他們陷入情緒化。」
她表示,不想投出一個與現有政府一樣糟糕的新政府。
「基本上,我們正面對一個不受歡迎的國陣政府,以及一個沒有宣言、沒有經濟計劃、沒有明確首相人選、沒有在重要課題上進行協調的反對黨。」
「現在的反對黨只是為了權力而合作,一旦成功獲得權力,他們並沒有具體執行計劃,或如何合作的方案。」
宗教原教主義比腐敗更糟糕
3名年齡介於20多歲的男生表示,他們皆計劃在來屆大選中放棄投票,或不想註冊為選民,因他們相信國陣和反對黨並無意捍衛世俗主義。
29歲的公關經理Alex Liew指,他擔心大馬會成為伊斯蘭國家。
「土團黨就像另一個巫統,其實他們有什麼區別,行動黨曾經為了糾正錯誤,很勇敢的站出來,但現在它卻為了聯盟,不再說任何一句話,那他們與馬華有什麼差別呢?」
24歲的Andrew Jaden說,他還未決定是否要註冊為選民。
他將選民相信政府會改變的想法,形容為一個「絕望循環」,他說大馬人會因幽靈選民一事感生氣,但他們的憤怒會慢慢消失。
「這絕望循環讓我覺得,或許沒有任何圓滑的方式來改變現在的狀況,那替代的方法......並不是我想見到的,因為我感覺只有暴力才會改變情況。」
26歲的項目執行員說,他在幾個月前已註冊為選民,但他並沒有計劃在來屆大選投票,因認為大馬投票程序已被「篡改」。
他說,目前最關注政府、法律制度和公共部門被伊斯蘭化。
「我不會投任何與伊黨合作的人,無論他們的關係有多短暫,他們並不在乎世俗主義。」
24歲的達末林根認為,在青年的眼裡,國陣和希盟都被醜聞纏身,而他們並沒有可以改善生活的有效政策。
「有者認為政治是凌亂且骯髒的,他們不要以任何形式參與政治,因那令他們失望,所以他們就變得冷漠,寧願關閉所有政治新聞和討論,只專注在課業和工作。」
他認為,以不投票或計劃棄權作為抗議的舉動,是愚蠢的決定。
「以不投票抗議是愚蠢的,因這是一個無法改變任何事情的抗議。」
不過,達末林根也表示,還未決定要投選哪個政黨。
大學生新聞網站編輯莫哈末依克巴說,讓年輕候選人上陣,解決青年所面對的問題,包括學術、網絡和社交自由,可鼓勵大馬青年出來投票。
他也說,雖然希盟和國陣利用經濟問題來嘗試接觸選民,但仍感覺到聯盟和其選民仍有距離。
「因為雙方都沒有解答青年的疑慮,若青年首要的疑慮是失業和生活費問題,那廢除消費稅並不能解決該些問題。」
「青年並不是在找尋工作,而是要一個能解決他們就業問題的人。一個可以回答大學能如何改革,以讓大學生更能適應就業市場,有何些計劃來推動私人企業和創造更多適合畢業生工作的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