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教導技能塑造好公民.華校助國家發展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表示,政府相信華校可以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尤其是通過教育年輕一代掌握國家所需的技能,以及塑造有責任感的馬來西亞公民的價值觀。

首相納吉(前排右八)在大馬福聯會60周年鑽禧慶暨福建楷模獎及傑出企業家獎頒獎禮上,與得獎人合影並與他們一同分享喜悅。前排左起為丹斯里林福山、丹斯里林玉唐、中國駐馬大使館領事參贊劉東源、陳凱希、丹斯里方天興、拿督劉國泉、丹斯里林偉才、拿督斯里馬袖強、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丹斯里邱財加;右起楊佩絲、陳達真、丹斯里林順平、丹斯里林寬城、拿督李志亮、拿督鄭今智、梁建勇和丹斯里李深靜。(圖:星洲日報)
(雪蘭莪.沙登22日訊)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表示,政府相信華校可以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尤其是通過教育年輕一代掌握國家所需的技能,以及塑造有責任感的馬來西亞公民的價值觀。
他說,政府相信我國將從多元化中受惠,文化上的多元不會對國家團結構成威脅,而實際上,文化的多元應視為國家強大的資源。
國家從多元化受惠
他今晚主持馬來西亞福聯會60周年鑽禧慶暨福建楷模獎與傑出企業家獎頒獎典禮致詞時也強調,政府將確保繼續推行公平、包容和中庸的政策,以便這些政府政策能代表和反映所有族群的願景,而其中一項有趣特點,是我國擁有和推行的母語教育政策。
「因此,我支持華校向來在大馬所扮濱的角色,我對此持有開放開明市場的態度。」
納吉重申,正如他在上星期出席2017年華社愛國大集會時所承諾,政府將嚴正考慮未來在人口大量增長的城市新區增建新華小,只要有關地區有這個需求。
重申政府擬增建華小
他說,政府將與代表華社的主要政黨,西馬方面就是馬華和民政黨,共同討論和鑑定需要增建華小的地區。
納吉說,當華小缺乏師資來源時,政府通過召開圓桌會議,解決華小師資課題。
他指出,他擔任教育部長期間,致力於修正教育法令條文,確定了華文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一部份及其地位。
「當關丹需要一所獨立中學時,我批准關丹中華中學的建設,這一點可問(董事長)丹斯里方天興;當柔佛州寬柔需要增建分校時,我給予批准;當檳州需要興建國民型中學時,我也批准,這些證明國陣政府公平的施政。」
廣告
他呼籲華小生,應掌握流利國語,因為它是可促進國家團結的媒介語和一股力量。

納吉與馬雲
11月推介數字自貿區
首相納吉披露,大馬數碼經濟委員會顧問馬雲將在今年11月來馬,和他一同推介數字自由貿易區,首推1500個大馬中小型企業公司參與,將帶動我國數碼經濟。
他表示,中國來馬投資讓國人受惠,不只是基建發展,中國允許進口榴槤和燕窩,也讓果農、燕農和小園主受惠。
他說,東海岸鐵路計劃、馬中關丹欽州產業園區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將帶動東海岸和國家經濟發展。
納吉肯定了華裔對國家經濟和發展的貢獻,並相信80%成功華裔企業家是屬於福建籍貫,國內有丹斯里勛銜的人也以福建人占大部份。
他說:「我不知道福建人是不是吝嗇,但是我能確定,他們是成功的企業家。」
納吉在晚宴上以福建話說出「感謝」、大家好、「首相」等,獲得全場出席者熱烈掌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