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大馬政府窮途末路竟然要向谷歌面子書要錢?快看~難以接受的理由
2017-09-20
大馬研究新法案 或向UBER谷歌臉書徵稅
淘寶、UBER、谷歌和臉書等未來或必須繳交稅務給大馬政府!
隨著歐美先進國先後向臉書和谷歌追稅,財政部秘書長丹斯里依萬瑟里在2017年消費稅大會上透露,政府將研究新法案包括修改消費稅條文,向淘寶、UBER、臉書、谷歌等數碼科技企業徵稅。
他說,這些海科技企業在享受我國提供的服務並從中獲利,但我國政府不僅沒有向他們徵稅,還導致我國收益流失,損失慘重。
「他們(海外科技企業)應該和我國的企業一樣,繳付稅金給政府,一旦落實,預計將為大馬政府帶來數十億令吉收入。」
另一方面,大馬內陸稅收局最近以雷霆的方式向一些企業展開稽查和追稅行動。
就如之前警方追討交通罰款和國家高等教育基金局追討被欠貸款的行動一樣,這些行動在反對黨所鼓吹的國家破產論影響之下,被一些民眾尤其是網民調侃成政府已沒錢並瀕臨破產,需要更多的錢來周轉。
我一向對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言論感到非常厭惡和反感。雖然無可否認依賴石油的政府收入近幾年來隨著國際油價格大跌而大受衝擊,但這與政府追討欠款是兩碼事,更何況欠債還錢難道不是天公地道的嗎?
如果這種歪理能成立的話,那是否意味著如果別人欠我們錢不還,我們是不能向他們追討否則將被人視為已瀕臨破產?
實行消費稅阻逃稅
此外,大馬內陸稅收局的這個追稅行動也被一些人士種族化,指主要是針對華商。
由於華人和華商是國家稅收的主要貢獻者,從而導致被稽查和追稅的自然以華商居多,因此難免讓人產生印象是針對華人。
自我懂事以來,就被灌輸華人是繳稅最多的族群,但所獲得的政府資源和撥款卻不成正比。而引起不少民怨的消費稅(GST)的落實其實正好是讓全民繳納,所有人包括其他族群和一些收入高卻因遊走法律漏洞而不用繳稅以致生活奢侈的生意(尤其是搞偏門生意)人都無法遁形,只要一消費則必須繳稅,豈不讓人快哉?
雖然消費稅的確會加重一些人民的負擔,但是否有像反對黨所形容般那種水深火熱的程度?
且別說一些日常用品其實是被豁免,這些家庭還可獲得政府援助金;而對中產階級的影響也更是微乎其微,因為消費稅只是取代了之前中產階級常去餐館和購物消費所被徵收的銷售及服務稅,並無額外的徵稅。
而消費稅落實後所造成的物價上漲很多時候都只是商家起價的一個藉口。舉個例子,政府批准一包10公斤的白糖起價兩毛,而一包10公斤白糖能沖泡數十杯或更多的飲料,因此白糖起價只是造成一杯飲料的成本上漲區區不到幾分錢,但商家卻以此藉口而把一杯飲料起價兩毛。那這種情況我們該怪罪的是政府還是商家呢?
然而很諷刺的是一些網民可能是在星巴克一邊享用著一杯數十令吉的咖啡,一邊用數千令吉的最新智慧型手機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消費稅造成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的留言吧!
當然沒有人會喜歡被徵稅,但對於這種民怨的引發,政府也有些責任。行政開支過大,官員冗員過多,官員買貴了等等的問題,讓人民感覺所繳納的血汗錢不獲得政府善用。
只要政府下決心去解決這些問題,我想自然就不會引起這樣的民怨沖天了吧。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檢舉
搶先看最新趣文,請贊下面專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