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瘋傳,納吉訪美利用公積金大筆資金投資美國,快看~公積金句出面解釋想騙誰?

| 2017-09-16| 檢舉

 

綜合報導

公積金局強調,該局所有的投資計劃都經過嚴格評估。

(吉隆坡14日訊)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訪美期間宣布雇員公積金局(EPF)將擴大在美國的投資,被質疑是在「燒錢」;對此,公積金局回應稱,該局所有的投資計劃都經過嚴格評估。

納吉於美國時間周二率領代表團,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時宣布多項投資計劃,稱大馬可幫助推動美國的經濟。其中,公積金局預計將投資30億美元(約126億令吉)至40億美元(約168億令吉),引發國家資本轉移國外的批評聲浪。

公積金局發表文告表示,公積金局將確保所有投資計劃都經過嚴格的風險評估和盡職調查程序,以保護旗下約1400萬名成員的利益。

該文告說:「作為退休基金,公積金局將審查所有海外投資計劃的風險和回報,確保符合我們長期的海外多元化計劃。」

「就(投資)規模而言,美國只是公積金局全球投資的其中一個關鍵市場。」

公積金局表示,在2017年第一季,該局的海外投資占了29%,但貢獻總收入的37%。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指出,美國的投資讓大馬投資者如公積金局(EPF)和國庫控股(Khazanah Holdings)帶來了很好的回酬。

「公積金局非常謹慎,而其在美國的60億美元(252億令吉)投資,讓會員獲得更高的派息率。」

納吉在結束為期3天的訪美之行,向隨團的大馬媒體這麼說。

他說,有關利用私人領域雇員的退休金進行投資,只是國家資本轉移國外的言論,是不真實的。

「我們所講的是資本輸出,再獲得健康回酬,這不是單方面的。」

「即使馬航花了數十億添購波音客機,這也是該航空合理化和轉型計劃的一部分,馬航會通過這些投資增加收入和創造就業機會。」

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談中,納吉指出,大馬如今已是資本輸出國,如公積金局、國庫控股和馬航均向美國注入資本。

然而,公正黨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茲敏和副主席拉菲茲則認為,該投資是資本轉移,與其輸出國外,不如留在大馬更為實際。

納吉說,有心人士試圖歪曲事實,以突顯大馬「進貢」美國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但事實上大馬獲得更多的收益。

「國庫控股在矽谷的高科技公司所投資的4億美元,取得很大的成功。」

這主權基金相比在紐約上市,其在中國電子商務集團阿里巴巴的4億美元,在少於兩年內賺取了超過10億美元。

納吉也指,公積金局在2008年起,一直投資美國股票,而該局正關注與美國基礎設施重建相關的資金。

這就是納吉所要表達,幫助促進美國經濟的意思。

納吉說,在與美國工商界領導見面時,他們對大馬和其經濟有信心。

他也說,63%的美國公司預計將從大馬的投資當中獲利。

至於美國和大馬之間的貿易赤字,納吉表示,兩國將共同努力創造雙贏局面。

大馬一直希望達成貿易平衡的狀態,然而兩國無法同意一個實際數字;大馬屬意的數目為50億美元,而美國則提出200億美元。

納吉說,那是因為美國將再出口貿易視為赤字一部分,儘管大馬並沒有直接受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385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