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導師型國家變大國的棄婦,新加坡墮落之快令人咋舌!以前李光耀講話全世界都要聽,現在李顯龍說話全世界當放屁!沒了李光耀,李顯龍阿斗現形記?
新加坡在墜落,明顯的信號就是失去中美的寵愛和重視。當特朗普宣布退出TPP時,不屑於徵求新加坡的意見,而小李子與安倍在東京喊出「TPP關係美國在亞洲的信譽」,更是被白宮的新主人當成耳旁風。更搞笑的是,在漢堡峰會上,美方還將小李子錯認為印尼總統。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這都是對新加坡的羞辱。最深刻的輕蔑,就是無視。我認為,新加坡的角色轉換固然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新力量的崛起有關,但主要原因還是其自身昧於形勢,過度自信。
曾幾何時,在「大李」光耀先生的帶領下,小李子也是風光無限,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都要給其三分面子。在老狼的帶領下,小狼也找到了當狼王的感覺。可新加坡的「國父」在2015年離世之時,恐怕都不會想到美國的民粹暗流湧動,會選出特朗普這麼一個總統。小李子作為精英中的精英,自然會按照其父制定的方向前進,逃脫不了這種慣性。小李子狂熱支持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與TPP,因此不惜在美國大選時為希拉蕊月臺,公開支持民主黨,押上了所有賭注。這是其下出的第一步「臭棋」。最後,希拉蕊和建制派的最終失利,嚴重打擊了小李子的心理,使其進退失據。
一個月以前,小李子的弟弟和妹妹「窩裡反」,這是第二步為外界所知的「臭棋」。以往,大家從法治新聞裡一般都能看到某些家族由於爭房產而鬧得不可開交,現在新加坡的第一家族居然也上演這一幕。問題是,三兄妹沒有缺錢的,都是富豪,這就證明爭房產只是表像,背後肯定有重大的利益糾紛,也不排除有外部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總而言之,鬧得滿城風雨,小李子還不得不公開發表講話並道歉,而小李子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小小李子被迫宣布放棄接班。直到前幾天,這個糾紛才告一段路,兄弟姐妹之間暫時「和解」。連自家門戶都不能搞定的人,如何能夠領導一個強敵環伺的城邦國家?!
誠然,小李子面對的是一個「100年來最大的變局」。「美國優先」當道,白宮乾脆免去了李氏家族「亞太政策顧問」的隱形導師頭銜。比起他的父親「大李」光耀先生,小李子很難說是一個合格的船長和舵手。在前幾天結束的漢堡峰會上,小李子大談特談「小國實用主義」,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美國白宮主人的變換而調整政策,當東亞大國影響力不斷擴大時思考如何繼續發展關係。總之,要用動態的思維來看待世界的變化。他還自詡看透了現實得失,既能保障自身利益,又能謀求一定的國際地位:「得承認新加坡是個小國,但並不意味著要向命運低頭,還是能夠為世界作出貢獻。」因此我認為,從這番表態可以判斷,小李在境界上就與其父差了不是一星半點,這是第三步「臭棋」。
新加坡是個小國誰都知道,可如果說透就顯得妄自菲薄。在2010年之前,提到新加坡,誰會認為它「小」?由於新加坡能夠準確判斷和影響國際格局,地球村的成員都認為其「小身材有大智慧」。連歐巴馬都坦承「欣賞光耀-李的智慧」、「他是了不起的戰略家」、「對亞太再平衡戰略有很大啟發」、「是不折不扣的歷史巨人」。可以說,彼時的新加坡是能夠影響超級大國政策走向的智慧型國家和導師型國家。
而今,失去光芒的新加坡似乎被打回了侏儒的原形,開始扮演「聯合國環球治理組織」(即3G集團,由30個中小國家組成)的帶頭人,貌似也能與大國領袖平起平坐,侃侃而談。可看看小李子的神情就知道,連他自己都心虛。新加坡正在進入一個陌生的時代:不再是中美等大國的「座上賓」、諍友乃至導師,甚至同時得罪了中美,其座位由臺上搬到了台下,與一些混吃混喝的國家並列。大池塘裡的那條關鍵小魚,最終甘願當小池塘裡的平庸大魚。失去美國寵愛的新加坡已經是個「棄婦」,正在尋找接盤俠,可這個3G集團明擺著是一盤散沙。小李子努力將新加坡逐漸塑造為「小國的領袖」,而放棄扮演「大國的平等夥伴」,其實質與孩子王無異。新加坡正在失去清晰的面孔,變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透。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新加坡曾經的輝煌建立這樣一個基礎之上:超級大國風頭正勁,地區大國的影響力僅限於東亞,怯生生進入國際大家庭。新加坡既可以充當「西方文明的引導者」,又稱為「東亞大國指導員」,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可當美國人對自身的發展前途都猶疑不決,東亞大國對自身獨特道路產生強烈自信之時,新加坡的位置就很尷尬。小李子依然堅守「堅決表態、絕不低調」的對外政策,但台下已經沒有了觀眾。
新加坡當然有退路,但暫時卻找不到接盤俠。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發達國家,只要願意,它還是能夠恢復繁榮。問題在於它已經自認是「城裡人」,不屑於染上「鄉土氣」。譬如好不容易重新啟動的「講華語運動」,連標語中都出現錯別字。新加坡意識到保持雙語優勢的重要性,可那種自傲且自大的心理一時半會兒卻很難轉彎。新加坡自認是西方集團中的重要一員,可如今卻找不到組織。
既無法取信於崛起中的大國,又被「美國優先」所拋棄,新加坡陷入兩面不討好的境地。老李曾說過「我不會讓不夠格的家庭成員擔任要職,這對新加坡來說是個災難」,還說過「哪怕我已入土,要是我覺得新加坡有什麼不妥,我也會站起來。」如今,前者一語成讖,後者異想天開。新加坡像一隻隨波逐流的小艇,正在駛入迷霧之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331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