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男友恐嚇 ! ! 說出去就抓你去三巴「解決」掉 !! 『 內有視頻』
以下是哪個女當事人在FB 留言(有4個視頻,文章有點長請一定要看完):
視頻:
過後就有很多人留言:
下面是回復from (自稱是女子的媽媽)
國內的食物近年來有內「憂」外「歡」的趨勢,大部分遊客說便宜或合理,但許多國人卻覺得越來越貴。
遊客歡顏,自然是因為匯率對比,他們也用食物多元、美味、具特色來與東南亞國家對比。
國人何憂?舉例說,一名曾到獅城工作,如今回流新山發展的我國打工族,以最基本的雜菜飯為例說,新加坡一餐雜菜飯4新元,菜色已很豐富;新山一頓雜菜飯6、7令吉卻是「標準」價。
這麼一比,原因就顯而易見,本地打工仔的薪水追不上食物價格的漲幅,已是鐵一般的因素。
馬來西亞販商總會長拿督姚文春提出另一個看法,本地美食昂貴與否,需回到不同階層顧客的消費行為去探討。他舉例,一杯咖啡烏1令吉60仙有人喊貴,可是在精品咖啡館一杯要價十幾令吉的咖啡,卻沒人嫌貴。
不管怎樣,不論遊客或國人,都覺得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的食物明顯一直在漲價。
薪水趕不上通脹
國人嘆越吃越貴
我國的路人甲乙丙丁都在怨嘆國內食物越來越貴,販商組織的領導人指國內食物一直在漲是鐵一般的事實,國人嘆貴,大部分外國遊客卻認為便宜或合理,揭露了一個事實,即本地薪水追不上食物價格的漲幅。
近來,外國遊客和本地人都對本地美食價格頗有微言,覺得價格似乎有些昂貴,但是,本報走訪不少中、港、台遊客時發現,其實大家都不覺得本地美食價格昂貴,而本地美食部落客則發現,會認為本地美食昂貴的遊客,其實是拿本地美食價格與與泰國相比所致,因此這樣的判斷不能作準。
無論如何,他們異口同聲認為,本地美食確實有漲價的趨勢。
通貨膨脹下,不少食材都漲價,造成外食越來越貴。
檳城—馬幣貶值較泰國貴
旅食玩樂部落格版主阿Ken(楊致維)表示,不少中港台遊客較常去泰國玩,甚至從泰國入境大馬,因此對比後,自然會覺得本地食物價格昂貴。
不僅如此,由於馬幣貶值的關係,泰銖和令吉價差不多,但是對比起來則自然比泰國貴,所以令人錯覺本地美食昂貴。
JJ IN DA HOUSE美食部落格版主陳俊廷表示,馬幣貶值當兒,對外國人來說,這裡的食物其實應該是更便宜的,除非是遊客與其他國家作出比較。
他說,在香港、日本和韓國,一碗麵食都要超過15令吉,反觀本地還可以吃到4令吉的麵食,因此,認為我國食物昂貴,有欠公平。
不過,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儘管外國人認為本地美食昂貴不太正確,然而本地人越吃越貴,倒是真的。
阿Ken表示,通貨膨脹下,不少食材都漲價,過去一碗2令吉50仙的面,如今可能再也吃不到這價格了。
陳俊廷表示,本地人被迫吃著外國人的價格,尤其本地人薪水追不上通膨之際,這樣的情況更明顯。
「近來租金昂貴、食材漲價、外勞費用、加上食油、糖、天然氣等一直漲價,怎麼會不貴呢?可憐的不是外國人,而是我們本地人。」
另外,他們覺得美食分量也有減少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278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