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曙光」這隻沙巴股嗎?
那是在90年代的時候,市場掀起了沙巴股熱潮,凡沙巴股或與沙巴扯上一點關係的股票,都被炒得無法無天,連半島股都嘆為觀止。
其中佼佼者就有利高、奧金、北婆等,曙光也在其中。
可惜好景不長,一個金融風暴來襲,所有股項兵敗如山倒,沙巴股也不能倖免。 曙光原本是沙巴銀行的母公司;年輕一代可能不知道,我們當年還有自己的銀行,卻因為遇上國行諭令銀行必須大合併,結果沙巴銀行被併入了安聯銀行集團,曙光也成了一隻空殼。
為了不讓曙光從交易所除牌,沙巴州政府是在2004年把沙巴海港局(Sabah Ports Authority)「私營化」,將資產注入曙光,讓海港局成了一家上市公司。
沙巴海港局除了管理/經營亞庇港口,它也管理州內另外七個港口,分別是實邦加灣的貨櫃港口(Sepangar Bay Container Port)和油碼頭(Sepangar Bay Oil Terminal)、古達港口、山打根港口、斗湖港口、拿篤港口和古納港口。 可以說,它是州政府屈指可數的主權資產之一。
今天會談到它,是因為已經超過一個星期了,讀到半島媒體報道,指馬礦業機構(MMC)正在與曙光洽商,以收購後者全資擁有的沙巴港口股權。
照理這樣一則大新聞,本地報也應該大事報道才是,但很抱歉,至今我還沒有在本地報讀到相關報道,若有,也可能是從西馬報轉載過來的。
但,從本地角度去探討政府脫售全州港口主權的影響,還有業者的反應呢?
業者似乎還未察覺有這樣的一個事件正在進行著,否則怎會毫無反應,完全噤聲?
這可很不尋常。 報道還指出,雙方可能早在去年年杪就已進行協商,如今雙方各自向交易所呈報,是否意味著成數相當高呢?州政府願意放棄全州港口的控制權?
真是匪夷所思。 這讓我想起兩三個月前,財長首相來沙期間,說為了俯順民意,突然宣布從六月一日起,開放(還是撤銷?)已超過30年的沙巴沿海貿易政策(cabotage policy)。
這是個什麼樣的政策?它限制只有大馬船運才能從半島運輸貨物到東馬,而外國貨船也必須到達半島港口才能運至其他地區。 明顯的,這已導致運至東馬的貨物成本被不必要的高昂,也造成某個程度的壟斷。
財長首相說,隨著政策的開放,「沙巴人民不再埋怨本州島物價昂貴是受到沿海貿易政策的影響」。
相關政策開放如今已有兩個多月,州內物價有沒有因此而下降?可能時間太短,還不足以顯現出來吧!
這卻讓人無可避免的把兩件事聯想在一起,開放東馬沿海貿易政策,是不是為了讓沙巴海港局的洽購,對MMC來說,更具吸引力?
如果MMC自去年尾就開始與曙光洽商,那是大有可能的。
否則,為什麼本州島業者爭取了那麼久,完全得不到任何回應,州政府也未為業者積極爭取,而財長首相兩個月前來一趟本州島,就忽然做出了相關宣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273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