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保證,在他的治理下,絕對不會發生喪失國家主權的事情,並揶揄指控海外投資將招致國家主權喪失者,為「經濟文盲」。
他強調,無論是因為對經濟一知半解,還是純粹的種族主義,而抗拒外來直接投資,終究將導致我國子民陷入貧困,同時也削弱我國的競爭優勢。
「相對地,大馬政府支持開放投資,無論是來自中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美國,還是其他地方,因為我們知道,這會製造更多就業機會、引進新科技以及增加我們的出口值,這對國家乃至人民都是好事。」
他說,促進海外直接投資也可為我國的合作夥伴帶來好處,因為這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可以讓各方都受惠。
納吉也是財政部長。他今天見證多元重工業集團與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收購普騰的最終協議時,如此指出。
他強調,普騰作為我國汽車品牌,自1980年代成立以來,經歷了30多年的變遷,無可否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汽車製造商,擁有本身的汽車平台及引擎,卻因為商業模式不合時宜而面對各種挑戰。
他指出,在逐漸開放的汽車市場中,少了政府保護的普騰顯然無法適應,更是無法滲透海外市場。
「我國在2016年共出售約60萬輛汽車,普騰只賣了7萬2000輛,僅占市場的12%。是的,普騰陷入困境。」
他坦言,許多人質疑為何普騰作為一家私人企業,卻獲得政府的協助,這是因為眾所周知,普騰沒有一個可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納吉(左)與李書福(右3)在多元重工業與吉利簽約後,見證吉利將一輛博越運動型休旅車帶到我國,讓出席者觀賞這輛運動型休旅車的風采。
納吉不點名批評敦馬
納吉也已不點名的方式批評自稱是「首席試駕員」的前首相敦馬哈迪,正是因為他那不切實際的夢想,以及缺乏商業頭腦,才導致普騰陷入困境。
「他為了要讓普騰維持100%由大馬人所持有,寧願每年損失數億令吉。但是,這些都是人民的前,若我們繼續經營註定失敗的商業模式,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額。」
他說,政府發放低息貸款給普騰,是因為倘若普騰倒閉了,會有1萬名員工因而失業,而與普騰相關的其他業務也可能導致20萬人失去工作
「政府伸出援手,是因為我們關心在普騰工作和普騰供貨商的數萬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捍衛他們的尊嚴及福利。」
納吉指出,政府在發放貸款時,曾為普騰制定條件,要求普騰尋找策略夥伴。
他表示,普騰所找到的策略夥伴即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就是最適合的搭檔,能夠協助普騰轉虧為盈,重塑當年的輝煌成就。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