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 RM3100,新山寬中新生學雜費漲 !漲 !漲!

John| 2017-08-23| 檢舉

全年 RM3100,新山寬中新生學雜費漲 !漲 !漲!

 

 

(新山22訊 ) 新山寬柔中學董事會為了彌補收支落差,今日宣布將於明年落實初一新生學雜費新制度,

每年調整初一新生的學雜費,新生升上初二、初三時也繳付同樣費用,直到升上高中一,再面臨另一次的調整。

寬柔中學董事長童星存宣布,明年初一新生學雜費全年為3100令吉,每學期(3個月)775令吉,

與2017年初一新生全年2808令吉的收費相較,上漲幅度達10.4%。

 

在新制度下,明年初一新生學雜費為3100令吉,該年段學生升上初二及初三時,學費同樣為3100令吉;直到2021年升上高一時面對新調整。

「為了不引起混淆,2017年初一至高三學費將歸納為「舊制度」,這批學生將在3年後,即2020年才面對第二次學雜費的調整。」

童星存是於今早召開新聞發布會,作出這項宣布。

在場者包括寬中第二副董事長洪慧娥、財政何舜成、總務陳裕財、董事李光輝、梁開明、新山校本部校長鄭美珍及古來分校校長黃慧珠等。

 

童星存表示,過去寬中實施每3年調整一次學生學雜費及教職員工薪金制度,然而間中因市場經濟變化,

往往會造成學校預估的收入與開銷出現落差。

 

寬中董事部周二宣布明年落實學雜費新收費制。前左起為鄭美珍、李光輝、陳裕財、何舜成、 童星存、洪慧娥、梁開明及黃慧珠。

平衡薪金行政開銷

他說,今年為學雜費調整年,但為了不加重家長經濟負擔,不但沒有大幅調整學雜費所得,還把調整後的收入,

全數用在調整教職員的薪金與津貼,及助學金的金額,兩項對比後,出現收支不平衡的明顯情況。

「為能達至學雜費收入可平衡薪金及行政開銷,和小型工程費用,並更準確地制訂每年的收支預算案,同時按每3年財政狀況,

靈活調整教職員薪金,董事會今年7月的常務會議中,通過新學雜費制度。」

 

此外,童星存也表示,寬中理科生過去以來均表現優異,由於理科生有實驗課,因此理科生的學雜費向來比文商科學生高,

但校方一直以來都沒有向學生收取實驗費。

「為了讓理科生有更好的實驗設備,校方有計劃提升及增添實驗室設備及器材。董事會議決,自2018年起,向理科生收取每學期25令吉,

全年共100令吉的實驗費。」

他強調,新制度的落實並非為了加重家長負擔,而是為了拉近收支落差。

 

「今年學校發出的助學金已達204萬令吉,是沉重負擔。」

 

外籍生 RM9000 至 1 萬

 有鑒於未來隨著經濟發展,寬中將會迎來更多的外籍生,寬中董事會今日宣布,從明年起調整外籍生學雜費。

明年起報讀寬中初一的外籍生學雜費將達9000令吉,高中學雜費達1萬200令吉。

寬中董事長童星存表示,在過去,外籍生及本地學生的學雜費劃一,有鑒於寬柔學校是由社會大眾成立的公立學校,

校方向學生收取的學雜費不足以支付學生成本開銷,因此董事會才做出以上議決。

「過去多年,寬中外籍生學雜費與本地學生一樣,但董事會認為不該讓本地生變相津貼外籍生。

隨著經濟發展,外籍生或會增多,為免產生誤會,董事會認為對此有必要做出區分。」

除了學雜費,寬中也將從明年起向外籍生收取5000令吉的一次性註冊費,這項收費將納入建校基金。

此外,外籍生也須依政府規定繳交保證金。

童星存說,註冊費並非新項目,實則本地生及外籍生過去都需繳這項費用;其中,本地生註冊費達200令吉,外籍學生過去須繳2500令吉。

 

他強調,外籍生學雜費用是董事會在針對周邊林立的私立學校費用後所制定,若按照國際學校收費標準,該筆費用將更高。

他指出,5000令吉註冊費用也不出奇,因為若大馬人前往新加坡學校就讀,也須繳交一定數目的教育基金。

上月網上流傳消息,指寬中接受中國發展商的教育捐款,其後購買該發展商樓盤的購屋者,可自動享有寬中學額,

引起本地民眾關注,寬中董事部之後受訪時澄清絕無此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119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