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情不好,海鮮樓《經濟轉型》?大馬油棕園春色無邊!中國小龍女越南妹暹羅妓印度尼西亞阿嬌任君選,油棕園餐館賣海鮮又賣春!
暗藏於油棕園內的非法餐館,既賣海鮮又賣「春」!
霹州警察總部反風化、肅毒及私會黨組主任阿南督來是於周二傍晚6時30分,領隊突擊一家位於曼絨格尼市油棕園餐館,進而揭發該餐廳非但未有合法營業執照,更讓顧客飽暖後「外帶」女公關尋樂。
據警方消息,這家餐館曾於數月前也曾被警方取締,但事後仍罔顧法紀繼續營業,並懷疑是為了躲開執法人員一般的晚間取締,而將營業時間提早結束,即從下午5時營業至晚上8時結束。
警方展開突擊行動,共扣查21名女公關助查。
霹州刑事調查主任拿督顏天記向媒體披露,該餐館至今仍未有營業執照;而落網的21名女公關則在餐館內陪顧客吃飯,賺取服務小費,但若與顧客達成「外出」協議,就會在用餐後一同外出,減低被取締的風險。
「警員抵步時,全數女公關都在招待顧客,當她們發現被警方圍捕後,拚命嘗試脫跑,有者乘上轎車、有者則騎摩哆狼狽而逃。」
他補充,21名落網的女公關,年齡介於20至30歲,初步相信12名為中國籍、8名越南籍及1名泰國籍女子,警方也扣查2名疑是該餐館負責人的本地女子助查。
「這批女公關中,其中5人無法出示任何合法證件,警方將援引《1959/63年移民局法令》第6(3)條文(沒合法准證)及第39(B)條文(濫用工作準證)對她們展開調查;另外也會援引《1959年/63年移民局法令》第55B條文(雇用非法外勞),調查2名疑似餐館的負責人。」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入境我國的越南籍女子「嫁」給本地人獲居留證,繼而出入油棕園餐館從事不道德行業,在家庭主婦直接向紅土坎及布城移民局舉報後,當局展開行動扣捕了9名越南籍女子。
紅土坎移民局主任再迪今日指出,當局接獲家庭主婦以電郵、書信、簡訊及致電的投報,指有大量外籍女子入駐區內多間油棕園餐館,導致她們的丈夫夜不歸家。
「這些油棕園餐館多分布在甘榜司南馬、格尼市及五條路三大熱點,而當局在昨晚7時30分至8時30分間,在甘榜司南馬油棕園的2間餐館展開突擊檢查,扣捕了9名年齡介於20至41歲,無法出示合法文件的越南籍女子。」
躲溝渠避捕
他強調,扣捕的外籍女子當中,懷疑有者是已「嫁」給本地男子的「有夫之婦」,獲得居留證後在區內隱蔽的油棕園餐館當「陪坐」或進行不道德交易。
他說,當局懷疑該2間油棕園餐館有約30名外籍女子,昨晚出動了15名執法人員展開行動,惟在扣捕過程中外籍女子也四處逃跑,分散逃入油棕園及躲在骯髒的溝渠內,有者因此擦傷了手腳。
「當局將援引1963年移民局法令第6(1)(c)條文(非法逗留)扣留被捕者14天以協助調查,一旦調查完成,會依法控上法庭。」
另外,再迪表示,當局在今年的1月至目前為止成功扣捕了10人,相較去年同期扣捕的13名越南籍及中國籍參半的女子,今年遭扣捕的全是越南籍女子,而扣捕人數有減少的跡象。
疑濫用簽證
「因越南籍比中國籍女子更容易取得入境我國的機會,因此在多名被扣捕的外籍女子當中,很多是曾遭遣返回國後再次入境的回流越南籍女子。」
詢及是否有外籍女子在民宅落腳及進行不道德交易,再迪指至目前為止沒接獲類似投報,惟執法人員會繼續展開嚴厲的行動,同時籲請民眾積極舉報,協助當局展開行動。
據知,位置偏僻的油棕園餐館於近年來在曼絨區四處林立,當局於2011年5月也在區內一間油棕園餐館,扣捕了一名手持馬大學生證的41歲中國籍女子,以及多名疑濫用社交簽證及持有結婚居留證的女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040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