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蘇丹遇挫!! 馬新捷運彎橋軌道不改直~~

木易| 2017-08-13| 檢舉

馬新捷運軌道弧形   首相署部長:車站不處於平行線

阿都拉曼達蘭(中)針對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殿下,批評馬新捷運軌道弧形設計,作出解釋。左起為沙麗法阿茲扎、莫哈末嘉益士。

(居鑾12日訊)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阿都拉曼達蘭指出,由於新加坡兀蘭北站及新山武吉查卡站的地理位置並不處於平行線上,因此才將捷運軌道設計為弧形。

他解釋,兀蘭北站位處於新加坡東北部,也就是位處在新山武吉查卡站的右方,因此接連兩站的軌道如若不是弧形設計,也會是一條斜線。

「新加坡兀蘭北站的地理位置不同於兀蘭火車站,因此與新山武吉查卡並也不是一條平行線,才會有此設計。」

日前,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殿下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擬議中的馬新捷運軌道採取弧形設計表明無法苟同,並抨擊軌道以弧形設計,以及銜接兩國的高架橋高出水平面30公尺,不但沒有經濟效益和可持續性,也破壞柔佛海峽的城市風景線。

阿都拉曼達蘭強調,政府無意破壞柔佛海峽的城市風景線,他將在近日內安排覲見依布拉欣殿下,向殿下解釋捷運系統軌道的設計。

他續說,上述設計是為了與馬新第二通道及未來的隆新高鐵高度一致,同時也是應大馬海事局要求能讓船隻通過的高度。

阿都拉曼達蘭今日主持巫統居鑾區部代表大會後,召開新聞發布,回應媒體詢問時,如是表示。出席者有巫統居鑾區部主席兼柔佛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員會主席拿督莫哈末嘉益士、巫統居鑾區部婦女組主席拿督沙麗法阿茲扎等。

柔蘇丹不苟同弧形設計

較早時,針對馬新捷運系統(RTS)擬議中的設計,柔州蘇丹依布拉欣殿下直言,他無法苟同馬新捷運系統的軌道以弧形設計,以及銜接兩國的高架橋高出水平面30公尺,不但沒有經濟效益和可持續性,也將會破壞柔佛海峽的城市風景線,因此他對於上述設計持嚴正的保留態度。

依布拉欣殿下表示,該座用以銜接新加坡兀蘭及新山武吉查卡的高架橋,將會破壞柔佛海峽沿岸的市容。

殿下說,馬新捷運系統擬議中的彎曲設計及其高架橋都是不切實際、缺乏持續性與浪費錢的建設。除非政府有計劃拆除柔佛長堤,否則為何要去建一座高出水平面30公尺的銜接橋。

殿下強調,這不只是為了柔佛人,也為了所有大馬人和新加坡人。

柔州蘇丹依布拉欣殿下

「為何當我們能採取更務實的方式,即通過建造一座更筆直且更接近柔佛長堤的銜接軌道之際,為何要去考慮上述曲線設計。」

依斯拉欣殿下是於日前接受《新海峽時報》新聞集團獨家專訪時,批評上述設計。

(示意圖)

殿下表示,他對於上述發展計劃表示歡迎兒,但無法苟同捷運系統的軌道以弧形設計,以及將在該軌道中段部分架起一座高出水面30公尺的高架橋。

「它破壞這裡的市容。我們正商討如何設立一個永久的固定裝置。重新回到繪圖板並檢討上述整個計劃。」

殿下敦促,相關各造必須諮詢他的意見,且任何提呈給他的新計劃,都必須是符合邏輯、具經濟效益且能長期利惠馬新所有人民。

「我建議此捷運系統的設計應更務實,那將能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圖取自《新海峽時報》)

在訪談中,依布拉欣殿下大略勾勒了一個比被提議的草圖更實際有用的設計圖,殿下要求新設計必須與柔佛長堤平高或只能稍微高一些。

「有關設計的事務都必須由我們柔佛人來包辦。」

新加坡捷運。

此外,殿下質疑,為何馬新兩國需要分別聘用不同的承包商來興建有關捷運系統的銜接部分?殿下建議,應由兩國的合資企業聘用一個承包商來推行上述發展計劃。

殿下透露,他將於下個月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晤時,提出他所關注的馬新捷運系統的設計問題。

殿下說,他將會與大馬政府及媒體分享本身與李顯龍討論後的重點內容。

「除非你住在新山,不然你是不會了解新山人的情緒的。」

依布拉欣殿下在訪談中強調,他完全認同上述發展計劃,並說新山必須與新加坡聯合發展該計劃。

「馬新捷運發展計劃完全在新山推展,所以為何需要國家基建公司介入?就讓柔州政府及新加坡聯營發展即可,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協助募款。」

馬新2010年達共識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早於2010年達成共識,聯合建設馬新捷運系統,以加強連貫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特區的貿易聯繫。

馬新捷運原定在2019年能投入運作,馬新雙邊皆設會設立關稅、移民與檢疫中心,民眾每趟往返都必須在單一地點辦理通關手續。

新加坡地鐵湯申-東海岸線(簡稱湯東線;英語:Thomson-East Coast Line)兀蘭北站,作為馬新捷運的新加坡終站,湯東線是新加坡地鐵第六條路線,全長43公里,設31個車站,將於2019年至2024年間分五階段通車。

 

馬新依斯干達特區部長級聯合委員會上月在新山舉行第13次會議,雙方發布聯合聲明中提到,一旦捷運系統啟用後,預計每個方向、每小時可接載多達一萬名乘客。至於從新山往返新加坡兀蘭關卡的地不佬短程火車服務,將在捷運啟用後停止服務。

目前每日有14萬5000輛交通工具往返馬新兩地,其中75%是使用柔佛長堤,當中70%通關者是使用私人交通工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6009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