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支付寶微信支付壓境, 中國電子貨幣包雙面刃,你們準備好了嗎?

ROCKET| 2017-07-31| 檢舉

【獨家】支付寶微信支付壓境

中國電子錢包雙面刃

2017年7月31日 

獨家報道:劉穎欣

今年3月,馬雲領軍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Alipay)正式登陸大馬。

時隔4個月,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WeChat Pay)也宣布,正在我國申辦電子錢包的執照。

最新引起熱烈討論的,無疑是日前馬雲再次「發功」,旗下螞蟻金服宣布與一觸即通卡(Touch』n Go)締結聯營。

短短5個月內,我國的電子錢包領域,就迎來3項大消息。

中國兩大移動支付巨頭前後腳踏進大馬,瞄準電子錢包市場,消費者高興不已,但另一邊廂也有人擔心,這會衝擊我國現有的支付網關(payment gateway)業者。

中總中央理事暨金融與資本市場組主任李有全,接受《南洋商報》電訪時,對此表達了擔憂。

「隨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軍,本土的支付網關公司肯定會受到衝擊。」

不過,《南洋商報》向業者探悉後,發現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軍我國,對本土支付網關公司而言,與其說是衝擊,倒不如說是另有商機。

 

金融專家:本土支付夭折網關業者:競爭擴大商機 支付網關前景有歧見

針對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進軍我國電子錢包市場,我國的電子付費服務公司——ipay88私人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國龍接受本報電訪時坦言,衝擊一定會有,但不是故事的全部。

「因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到大馬,還是會需要與本地的支付網關公司或銀行合作,以招攬合作商家。」

不僅如此,他還看好大業者進入我國市場,有助於激活發展步伐緩慢的支付網關領域,令該領域得到「重生」。

 

陳國龍:使用信用卡和扣帳卡的人也大有所在。

什麼是支付網關?支付網關是銀行金融網絡系統和網絡之間的接口,而支付網關業者,主要是負責處理商家的支付信息和顧客的支付指令。少了支付網關,網絡上的電子支付功能也就無法實現。

李有全:阻斷了本土支付網關公司的創新之路。

李有全:出師未捷

中國兩大移動支付巨頭進軍大馬市場,李有全認為,這將衝擊本土支付網關公司,更將之形容為「出師未捷身先死」。

「我國大大小小的支付網關公司還沒來得及成長,就已經被這些大業者『打死』了。」

他續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規模之大,從另一層面來說,也相等於是阻斷了本土支付網關公司的創新之路。

不過,來自ipay88的陳國龍卻有另一番見解。陳國龍坦言,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立足大馬,無疑會「吃掉」部分的線上交易份額,然而他相信,使用信用卡和扣帳卡的人也大有所在。

梁家楨:豐富我國的電子付費領域。

梁家楨:更多選擇

針對競爭的問題,他認為沒有競爭,領域就無法增長。

「我國電子錢包領域的增長步伐,一直以來都很緩慢,我相信,大業者的進軍將有助於激活整個領域,讓整個領域重新活躍起來。」

與其說是競爭,陳國龍認為,這也可以被視為是另一種商機。

針對此課題,GHL系統(GHLSYS,0021,主板科技股)集團總執行長梁家楨,對《南洋商報》表示,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屬於電子錢包,是電子/數碼付費的另一種形態。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軍大馬,可以讓像GHL系統般的電子付費網關供應商,為商家客戶提供更多選擇的付款驗收服務。因此,這可以鞏固我們的地位。」

梁家楨認為,兩者進軍大馬,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是可以體驗電子錢包付費的另一個選項,而這絕對會豐富我國的電子付費領域。

國人更愛刷卡付費

其實,國人對電子錢包理應不陌生,在我國,最為人熟悉的電子錢包例子,非一觸即通卡莫屬。

除了一觸即通卡,實際上,許多業者和銀行早在幾年前,已紛紛推出電子錢包的服務。

不過,環顧身邊的例子,比起使用電子錢包來付錢,我國人民更傾向於使用扣帳卡和信用卡來付費。

然而,隨著鼎鼎大名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軍我國,這一切都有可能會改變,包括國人的消費模式。

目前,我國電子錢包所以還沒有被廣泛使用,是因為「號召力」還不夠大。但,來勢洶洶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相信就有這股拉攏人心的影響力。

陳國龍表示,一旦國人在接觸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後,發現益處多多,就會開始喜歡利用電子錢包付費,最終就會令整個領域受惠,並得到「重生」。

陳國龍:助招攬商家

阿里巴巴和騰訊之間的競爭,從中國延燒至大馬。

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家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約1.3兆令吉)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均把目光瞄準了我國的電子錢包市場。

陳國龍說,正因為兩者的規模龐大,所以已無需親自到我國招攬商家,反之,它們會選擇與本土銀行和支付網關公司合作「擴大勢力」。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規模之大,要和它們合作的商家不勝枚舉。比如支付寶現在已無需挨家挨戶找商家和銀行採納它的付費系統。」

他解釋,支付寶成立初期,創辦人馬雲帶著支付寶挨家挨戶地上門拜訪各家中國銀行尋求合作,卻四處碰壁。

如今,支付寶成功了,馬雲的想法和投資策略,當然也已經有所改變。

憑著響噹噹的名號,陳國龍認為,馬雲已無需投資太多資金進軍新市場,反之會選擇與當地的銀行和支付網關公司合作,讓後者去為他招攬商家,再與消費者聯繫起來。

所以,這會讓國內的支付網關公司受惠,因為支付網關公司的服務之一,就是為客戶招攬商家。

而目前為本土商家提供支付寶付款服務的業者,分別有ipay88、GHL系統和MOL Access Portal私人有限公司等。

商家更易賺人民幣

市場引頸期盼的支付寶,終於在3月登陸大馬。

我國成功集團旗下的7-11大馬私人有限公司,正是全馬首個使用支付寶電子錢包支付系統的零售商。

當時,成功集團創辦人丹斯里陳志遠表示,未來會把它拓展至成功集團旗下的其他分店,如星巴克、U Mobile、肯尼羅傑斯餐館和科士威(Cosway)等。

當時,該公司表示,支付寶的支付系統,只會開放給中國來馬的遊客,讓中國遊客能夠更便捷及快速地在我國付費交易,並且是以人民幣結帳。

說白了,就是讓商家更容易地賺取中國遊客的錢。

如今,我國首批商家已經可以接受支付寶用戶付費。

這些商家包括KK超級市場(250間分店)、Orange便利商店(36間分店)、168便利店(15間分店)、myNews.com(63間分店)、華利電器(13間分店)、Crocs(26間分店)、Leather Avenue(15間分店)以及萬香(8間分店)。

大公司入駐可改變市場

至於騰訊,則是在3個月後宣布,已經在我國申請以微信支付付款的執照。如果獲批,大馬的微信用戶可將微信支付與本地銀行戶頭綁定,以令吉為商品和服務付款。

除了中國內地,香港目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提供本地支付服務的唯一地區,當地交易是以港元結算。

而緊接著騰訊之後,馬雲日前再次「發功」,旗下螞蟻金服宣布與一觸即通卡締結聯營,進軍大馬市場。

這意味著,一觸即通卡的用戶很快就能通過手機享受移動支付和其他金融服務。

這是螞蟻金服在大馬的首項投資,同時大馬也是首個參與「全球電子商務平台」(eWTP)的國家。

目前,一觸即通卡擁有高達1000萬名活躍用戶,每天逾百萬人使用,用途包括繳付路費、公共運輸費、停車費等。

至於螞蟻金服,現為中國逾5億2000萬用戶提供數字金融服務,引領中國進入無現金時代。

在中國,只要帶著手機就能搭德士、訂酒店、買電影票、繳付公用事業帳單、預約看診、購買健康管理產品和管理財務。

至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能否複製如中國市場般的成功,陳國龍認為,這需要取決於兩者的營銷策略。

無論如何,他相信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軍我國,從大局來看,對國家是件好事。

「因為我們也需要這些大公司的入駐,來主導及改變整個市場。」

74%國人減少依賴現金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成功將中國轉變為無現金社會,而早在2011年12月,我國政府就已經把電子付費,設為「2011至2020年金融領域大藍圖」下的其中一個焦點,加速電子付費的轉型計劃,極力鼓吹國人使用電子付費,邁向無現金社會。

根據國家銀行的資料,截至去年,我國使用扣帳卡付費的交易值,共達225億2100萬令吉,按年增長12.8%。同期使用信用卡付費的,則達1185億2900萬令吉,按年走高5.2%。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電子貨幣付費的交易值,也從前年的59億9500萬令吉,增加28.2%,報76萬8500萬令吉,屬於頗大的進步。

至於以支票付費的交易值,則滑落了7.2%至1兆6654億令吉。

另外,全球支付科技公司VISA去年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我國有74%的人已經減輕對現金的依賴,且傾向於使用電子付費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5861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