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大馬!! 爭當東南亞「手機支付」一 哥 阿里巴巴「支付寶」與騰訊「微信支付」在大馬惡鬥血戰

木易| 2017-07-25| 檢舉

決戰大馬!!  爭當東南亞「手機支付」一 哥    阿里巴巴「支付寶」與騰訊「微信支付」在大馬惡鬥血戰

 

阿里巴巴和騰訊通過快速、大規模的「圈地」成為了行業巨頭,如今已躋身全球十大公司;目前,隨著中國本土市場的增長放緩、逐漸飽和,這兩家公司將目光瞄準全球,其中的第一站是東南亞:這裡的人口是美國的兩倍,同時也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地區。

中國媒體報道,如同肯德基和麥當勞一般,只要有支付寶的地方,微信支付必會進入。就在阿里巴巴於馬來西亞設立中國以外的首個物流中心之後,微信支付亦加快進入大馬的步伐。阿里與騰訊這一對中國對手,正準備在大馬對決,爭當東南亞行動支付一哥的地位。

近日,騰訊已在申請大馬的支付牌照,希望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在當地提供支付服務;如果順利獲批,馬來西亞用戶可以把銀行帳號直接綁定到微信支付中,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可以直接使用令吉進行支付。

對於進軍東南亞市場,似乎阿里巴巴的動作比騰訊更快一些。阿里巴巴以10億美元收購新加坡電商Lazada控股權,立即進入了東南亞的市場,包括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越南,並且還擴大了物流網絡向東南亞消費者配送他們在阿里電商平台上訂購的包裹。

同樣是借道新加坡,騰訊投資新加坡創業公司Garena進入東南亞市場,估值為37.5億美元。Garena推出P2P市場應用「蝦皮」(Shopee)進入電商領域;Shopee內置支付聊天以及配送服務,便於電商交易順利完成,允許消費者和小商戶銷售他們的產品。

對中國企業而言,東南亞未來有無限的機會,但市場有待開拓。作為中國企業的巨頭,阿里與騰訊比起一般的企業更有洞察力,因此,雙方在東南亞地區的較量已開始打響。不過,從目前來看,阿里巴巴和騰訊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某個領域取得絕對的領先。當然,這需要時間檢驗兩者誰才能成為真正的王者。

數據顯示,目前在東南亞地區,手機滲透率已高達110%;網際網路滲透率雖然較低,但在2016年卻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所有的這一切也帶來了一個日益繁榮的移動支付生態系統。伴隨著激增的境外游遊客,阿里和騰訊的支付業務也被順理成章的帶到了國外,使得越來越多的當地業務開始接受他們的支付服務。

6銀行受理支付寶

從支付生態布局來看,截至目前,支付寶比微信快了一大步。螞蟻金服業務已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落地;馬來西亞國行也批准6家大型銀行受理支付寶,讓銀行的商戶可以開通支付寶付款。

據支付寶官方提供的數據,5月馬來西亞當地將有2000多家便利店開通支付寶付款功能;未來,全馬來西亞80%的便利店都可以刷支付寶,而百貨商場、遊樂場和機場等消費場所也將陸續支持。

騰訊急起直追,已在申請大馬的支付牌照,希望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在當地提供支付服務。

馬雲與馬化騰大鬥法。

國際化阿里略勝騰訊

中國電商加大入駐東南亞市場,看中的是其升值的網絡經濟市場。

有數據顯示,在這個總人口約6.2億的巨大市場,上網人數正在直線上升;到2020年,預計上網人數將達到4.8億。

在2025年,東南亞網絡經濟市場將達到2000億美元。

在布局方面,阿里巴巴顯然國際化的格局和騰訊相比略勝一籌。一直以來,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都尤為激烈。在中國,財付通和支付寶占據90%以上的市場,其中前者為40%,後者為54.0%;來自Analysy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平台上的交易總額達到18.8兆元(約11.9兆令吉)。

具體來說,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已在全球有所積澱。目前全球已有12萬個貿易商支持支付寶,而且支付寶已登陸27個國家和地區;微信方面,微信支付已登陸超過13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在全球範圍內覆蓋超過13萬家境外商戶,支持超過10個外幣直接結算。

馬來西亞只是一個引子。在東南亞市場,隨著兩者之間的步伐加快,競爭愈發明顯。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之間的明爭暗鬥,會隨著海外市場的擴張而不斷擴大各自的戰場。

百度錢包泰國紮根

2016年,百度錢包掃碼支付功能在泰國曼谷、普吉、清邁、芭堤雅等4個城市上線,涉及400多家商戶;同時,百度也與當地銀行和保險機構合作,從而加速產品推廣。

百度還在東南亞提供出行導航、定位、地圖等服務,還提供訂票、外賣、團購等服務;

目前,百度的移動工具矩陣已在全球200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海外用戶累計超10億,月活數近3億。

百度錢包的上線為百度金融打開了東南亞的大門。全面的多方位移動服務提供了更完整的地圖數據,為百度未來在海外發展人工智慧車以及物流提供了更多支撐點,有利於全球化發展。

Lazada無懼亞馬遜進軍東南亞

據外媒13日報道,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並沒有因為競爭對手亞馬遜即將進軍東南亞市場而感到擔憂。

而通常情況下,每當亞馬遜進入一個新市場時,都會對當地的零售商和線上購物界造成巨大壓力。

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之所以將會把目光投向東南亞,是因為該地區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用戶開始接受網上購物。

谷歌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的網際網路經濟將增長至2000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會是由電子商務推動的。

Lazada(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現已被阿里巴巴收購大部分股權)表示將保持著優勢,阻止亞馬遜的到來擾亂東南亞市場。

運營方式獨特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Lazada的創始人兼總營運長梅爾納表示,Lazada更具有優勢,因為其團隊對東南亞區域市場、物流網絡都有著深厚的了解。當然,他們還有阿里巴巴雄厚的財力支持。

梅爾納說:「我們對目前所建的業務非常有信心,因為我們有著非常獨特的運營方式,已建立了與我們長期合作的團隊,以一種非常有機的方式來了解每個市場中的複雜性,而這是亞馬遜無法輕易複製的。他們在新加坡能做好生意並不意味著就能在菲律賓或印尼同樣獲得成功。」

他還表示,東南亞地區各國的語言差異不僅使物流和交付等基礎設施很難建立和運作,而且了解當地語言是如何影響網際網路搜索的方式也是一個挑戰;而基於阿里巴巴的專長和影響力,Lazada則更容易在東南亞地區獲得成功。

梅爾納在報告中表示:「我們的市場正處於曲線的開始階段,雖然目前這些數字顯然巨大且激動人心,但我認為前方的機遇遠遠大於我們目前所產生的任何東西。」

6月下旬,阿里巴巴宣布再投資10億美元,將其在Lazada的持股從51% 提高到83%。

進軍時尚界

 京東收購「印尼淘寶」

中國另外一家主要電商京東,在今年5月投資印尼電商PT Tokopedia。Tokopedia是印尼最大網購平台之一,被認為是「印尼淘寶」。

6月22日,京東集團再宣布斥資3.97億美元收購英國時尚購物平台Farfetch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Farfetch目前估值逾10億美元。

京東收購Tokopedia將獲得印尼的市場份額,從而增強其與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相抗衡的能力;同時,據數據分析,印尼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650億美元。隨著中國時尚行業的發展,京東與Farfetch達成協議也將改寫國內時尚電商的格局。

另外,京東計劃在今年底前對泰國進行投資,擴大印尼以外的業務。劉強東表示:「公司計劃把泰國作為一個中心,為越南、馬來西亞等其他東南亞國家提供服務。」由此可見,京東仍然會在東南亞市場與其他電商展開競爭。

京東的全球化布局策略靈活多變、適應當地市場情況、合理開拓市場、獲取資源;同時,把海內外物流、網際網路金融、技術能力以及微信等社交媒體資源進行整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5789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