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喜歡摩托車?又為什麼堅持喜歡摩托車?
外形拉風,能裝逼?
窮,買不起汽車,只能買得起摩托車?
通勤方便,不怕堵車,不怕停車?
因為不想天天地鐵擠成狗?
新手的第一輛摩托 到底應該 選擇什麼
因為搖不到號?
因為能在風中感受自由。
選擇摩托車不需要理由,不選摩托車才需要理由,
美麗或帥氣的面孔千篇一律,但是自由的靈魂卻是萬里挑一。
騎上機車,感覺自己就是閃電俠,想去哪就去哪。
有的人初衷買摩托是為了上下班通勤,但騎上車後才能感覺到,
原來生活中唯一感到不單調乏味的事情就是騎上車。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也許你……
喜歡風吹在身上的感覺;
喜歡退檔補油的時候發動機的轟鳴;
喜歡掛檔的感覺;
喜歡轉速匹配速度匹配檔位;
喜歡穿梭在車流中;
喜歡在堵車的時候慢悠悠的從車縫中穿過;
喜歡過彎貼地的感覺和地心引力;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喜歡自己拆拆裝裝研究原理結構。
騎摩托就像做 愛
當你嘗試,你就戒不掉了
當你喜歡騎車吹風
當你開始嘗試用身體和車結合
你會永遠想著那種感覺的
慢慢地你開始喜歡在街道穿插
在路上聽機器的轟嗎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風穿過上身,你路過風景
只有那一刻
你才覺得你是自由的
你和你的摩托合二為一
左右變道只靠身體…
摩友自述:
我只能算摩托愛好者,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摩托,爸爸騎下自行車帶著我和媽媽,颳風下雨大雪很辛苦,後來90年代小鎮上摩托多了點,爸爸因為是醫生,所以朋友多,經常借別人摩托騎,有一次喝酒,一個朋友騎著摩托嘲笑我爸買不起摩托,另外一個朋友當場說我借給你錢買這個摩托,後來雖說沒買,但是很快就買了一台二手金城摩托,90還是100排量,又或者是70吧,風風雨雨騎了三四年,有摩托的感覺真好,再遠的距離騎著摩托都出發了,日本鈴木的發動機很耐操,質量非常棒。可是那個時候小鎮上摩托已經高檔化,各種走私的台灣光陽,三陽。大排量很拉風,有錢人也買兩三萬的野狼125,山葉王150,很羨慕,我畢業後買了一輛二手踏板,上班很方便。但是國產車質量差,一個月修好多次,後來別人送了一台新大洲本田羅馬假日,小50帶不動我這180的大個子。於是我買了一台光陽like180,三年騎了一萬公里,200公里以內的摩旅也跑了好幾次,很享受摩旅自由自在的感覺。現在買了一台大林250,第一批的車,據說是韓國配件,國內組裝,很少騎。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我覺得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台摩托車,說實話摩托車太方便了,就算不摩旅,這也是三五公里內最佳的交通解決方案了。尤其是夏季,騎著摩托車,徜徉在林蔭小道上,多麼愜意啊,騎著摩托在縣城饒了好幾圈有三十公里吧。6的飛起,隨意變線超車,把很多汽車都甩到後邊,爽歪歪。
摩友自述:
我喜歡摩托是一種情懷或者懷念吧,記得80年代本田CG125風靡珠三角,俗稱方燈,皮實耐用,幾乎開不爛,那時我還小,看著大人們開羨慕不已,當然這個車當時也很貴,按當時的物價水平來說可以蓋一棟三層樓房。到了90年代,老媽花了25000買了一輛本田花貓(CG125新款)給我們兩兄弟。那個幸福和自豪感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可惜後來被偷了。97年到了東莞工作,我自己買了輛鈴木125刀仔,幾年間跑遍東莞,一個月跑一次小長途回佛山老家,廣州禁摩後就開上高速(當時廣深高速不禁摩),風裡雨里不記得多少次了。2000年走國道去長安,路上撞了塊大石頭,翻了兩個跟斗,人好彩只是輕傷,怕死於是就買了汽車,後來東莞也禁摩了。汽車已經換了幾輛,但是兒時開摩托車周遊全國的夢想一直未忘,上周去買了輛鈴木(因為熟悉),雖然只是小排量的CN125,但是騎上去發動、擰油門、掛擋,又像回到20年前,喜歡那種風雨撲面而來的感覺。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摩友自述:
從小就喜歡看帥氣的摩托車比賽,小時候還住在小鎮,自從學會踩單車,就每天在公路邊的小路跟騎車比賽,用不完的勁,從那時就一直夢想著有屬於自己摩托車漸漸的到了初中,跟著家裡人去了日本,特別喜歡看的動畫,假面騎士,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高科技的戰車,酷炫的特效,小時候真是沉迷不悟,但是我從來沒有過分的表達我對機車的喜愛 我知道我的父母不會同意,尤其是在國內,對於機車管理的鬆懈和懶政,我也為了自己安全確實從來不考慮 ,在日本,母親也在身邊,所以一直都不現實。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直到我高中畢業孤身一人來到了加拿大,終於找到了實現小時候夢想的地方,我快速的報考了m1和m2 頂著加拿大最熱得幾天,把考試考過了,考過的呢一天 我穿的甲盔、大頭鞋、考完就脫水了、其實喜歡機車的理由沒什麼、就單純地喜歡小時候瘋狂踩單車要賽過汽車的感覺、喜歡騎友們簡單的感情 因為機車走到一起,但是當我在決定要騎起重機的時候我在心裡問了一自己一萬遍,自己要對每一人負責,不論你的年紀或者車齡的長短 在路上為行人和行車負責 也要為時刻關心自己的人負責 自己的命不值錢 別害了別人,所以我一般獨騎的時候高速不會超過170,擰油門很簡單 但是命只有一條,當然也有放肆的時候,跟車隊一起去拉人跡罕見的高速,大家也會達到270 上下,也是摩托的魔力吧,但這也生活最刺激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呢種感覺(已經是違法了 大家別學 輕噴)。
摩友自述:
我選擇摩托車只是一瞬間,內心只是想買一部摩托而已。小時候對摩托車也不感興趣。哪怕大了工作了也不感興趣。也就是突然間就出現了這個想法。然後買台踏板摩托。騎了一段時間感覺踏板滿足不了我的感受。
然後根據自己經濟情況入手了一條國產太子車(巡航)換成檔位機騎行感覺機械感強烈提速嗎還可以然後發現人個子太矮小城市同行和狹小路面騎起來很累,然後換成國產所謂的狒狒,騎來好輕盈不過國產這些小型摩托很震。其實選擇摩托我沒有什麼想法。也就是突然出來的想法,騎車前我先把駕照考取了才買摩托車的,買車都是上牌的,這樣騎行起碼交警那塊過得去,只有感受。有時候會拉拉高速,平常都是慢慢騎看看路邊風景。
摩友自述:
人長大的很多愛好,其實都跟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有關!比如我,我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很早就騎摩托車了,大概80幾年,所以我從生下來,到會坐以後,基本出行就是坐在摩托車的油箱上的,父親用兩隻胳膊圍著我,然後,這個種子就在心裡埋下了,再後來,就是我上初中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想多了解摩托車。那是也有了一點零花錢。我就發現上學路上有個報刊亭在賣摩托車雜誌,於是,我就開始買了,我記得大概半個月一期,每期我都買。
買回來仔細的看,那時就知道哈雷,杜卡迪,日本四大品牌。大概持續了2-3年。最後我發現我買的摩托車雜誌摞起來很高了。不過由於學習,也由於那時條件不允許,我是不敢動騎摩托車的念頭的。那時覺得騎摩托車離我太遙遠了。再後來,我讀大學了。放暑假,我舅舅給我一輛100cc的踏板車,他自己買了汽車,所以這輛踏板就不太騎了,所以給我騎。哇,第一次自己可以來去自由地騎摩托車。好爽啊!感覺縣城都變小了。想去哪,油門一扭,就到了,好方便啊,然後暑假結束回學校就沒騎了。
最後,到了2015年,我的一個基友,他先買了一輛進口的大排摩托車。然後,就整天在我耳邊嘮叨,什麼情懷啊,什麼大叔要有一輛摩托車,什麼錢不夠我借你啊。於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買了輛摩托車。其實我老婆也不是很支持的,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我是提前半年一年就在她耳邊吹風了,我要買摩托車了!同步同意我都要買,對了,本來我想買個勞力士表的,我也答應她不買了,她也就默認了,具體到你身上,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我覺得2點。
1、要提前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起碼提前半年,進行心理建設。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對家庭多付出一些,幫忙帶帶孩子啊,少出去應酬啊。讓老婆知道你的心思在這個家上,不會去外面瞎搞,你已經成功了一半了!畢竟哪個男人沒點愛好呢,還有就是要有很強的安全意識,不飆車,好好騎穩穩騎。
2、要有舍才有得,比如你本來想買什麼的,不買了,留著買摩托車,這樣家庭的總開支沒有增加,生活質量不下降,老婆也就不會說啥了。
摩友自述:
四個輪子承載的是肉體,兩個輪子承載的是靈魂。摩托車帶給我的是自由自在的感覺,他會帶你去你任何想要去而汽車到不了的地方。我的山葉小踏板,帶我走了川藏線青藏線,走了四川所有的景點,翻越了國內百分之50的高海拔埡口。我在路上如果累了,右手一鬆開,我可以隨時停在路邊休息拍照,跟當地人聊天。在路上遇到迎面而來的騎友我們還鳴笛致意。當然汽車能為我遮風避雨,騎車能到更遠的地方,汽車更輕鬆,但是我一開上騎車,所有的風景都在窗外,而不是在眼前。
來...說說你不選摩托車的理由...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