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天時地利人和 東南亞正迅速靠攏中國

光頭強| 2017-07-24| 檢舉

美媒稱,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希望結束該國長期叛亂的局面,實現停火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緬甸現在正依靠中國來解決自身的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20日報道稱,中國希望緬甸和平,以保護自己的新能源投資,也找到了一個美國未能實現的幫助緬甸的機會。

緬甸在開始實施民主改革時,歐巴馬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放寬對緬甸的制裁,將其作為加強與東南亞國家聯繫、遏制中國崛起的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但在這種新關係的基礎上美國毫無建樹,現在風向已經轉變。就在特朗普當局不經意的時候,中國正運用地理位置上的鄰近引申出的戰略和經濟利益,利用雄厚的財力修建價值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基礎設施,並與一些反叛團體加強了族裔聯繫,在這些領域,美國是無法和中國競爭的。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隨著美國的撤退,翁山蘇姬在本土和國際舞台上都對中國越來越依賴。」緬甸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敏辛表示。

報道稱,不僅僅是緬甸。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中國都正在大力引導各國進入自己的陣營,拉攏美國的朋友和盟友。

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友,其總統杜特爾特大幅度偏向了北京。泰國是美國的另一個盟友,其軍政府已經從中國購買了潛艇。在馬來西亞,中國正在修建高鐵。

報道認為,中國能贏得緬甸的好感,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緬甸民族內戰中擔當了調解人,翁山蘇姬說她對此感念於心。

「我相信,作為睦鄰友好國家,中國將盡力推動我們的和平進程,」她去年訪問北京時表示。「如果你問我,我在國內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實現不同民族之間的和平與團結。」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中國希望緬甸安定,」日本國際大學的緬甸軍事問題專家貌昂妙說。「打仗有損他們的利益,因為它會擾亂中國的貿易。」

華盛頓大學的國際研究副教授瑪麗·P·卡拉漢表示,美國通常把建設項目和其他海外投資交給私營公司進行,而緬甸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邊遠經濟區,不被認為具有吸引力。「美國公司沒來這裡是因為這裡地價高,審批困難,」她說。「這裡的勞動力很便宜,但是沒有技能。」

報道認為,美國的損失可能讓中國在戰略上獲利。

報道稱,翁山蘇姬似乎對北京協助和平進程的能力印象深刻。「我們的目標是在民主和聯邦制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民主聯邦國家,」她在和談會議開幕時表示。目前,中國站在她這邊。

Sponsored Link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資料圖片:翁山蘇姬 新華社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5778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