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暴斃床上,2嬰幼兒伴屍數小時,到晚上才被人發現

John| 2017-07-08| 檢舉

女教師暴斃床上,2嬰幼兒伴屍數小時,到晚上才被人發現

 

死者丈夫當天清晨出門上班,當時死者還在睡覺,結果晚上下班回家後,

發現妻子已經離世,1歲的兒子和1個月的的女兒躺在母親屍體旁痛哭。

 

 

 

女教師在家中疑心臟病猝發,暴斃床上,2名年幼孩子躺在母親屍體懷中痛哭,事後才被工作後返家的丈夫發現。

死者是36歲的女教師西蒂羅哈雅,其丈夫於周二晚上8時30分,下班回返柔佛古來公主城的住家時,

才發現妻子病逝床上,其1歲兒子和1個月大的女兒躺在母親屍體懷中痛哭。

古來警區主任拉薩證實此案發生。他說,解剖報告顯示,死者死於心臟病,肺部也積滿液體。

據知,死者丈夫於當天清晨6時30分出門上班,當時死者仍在睡覺,結果當晚回家後,

才發現妻子已離世,相信2名年幼兒女已伴屍痛哭數小時。

一名網民日前將死者暴斃的過程上載至面子書,同時也上載死者一家身穿馬來傳統服裝的全家福照片。

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於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 

那麼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呢?那就是察顏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

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

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

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

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

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

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的表現。

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重視胸悶與心慌

我發現,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一些症狀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也不是很重視,

往往認為沒什麼關係,忍一忍就過去了。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有一位40歲左右的高校領導,平時自覺心臟不適,卻不加重視,結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如果他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說,只要積極治療,心臟病的治癒和緩解還是很樂觀的。 

 

【 高發人群 】 

1.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 

2.吸菸者。 

3.高血壓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遺傳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 

【 生活方式 】 

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餘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某些心臟病。

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臟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5607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