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訊)隨著普騰出售49.9%股權予中國吉利汽車,不再是純國產車的地位,政府可能逐步下調汽車國內稅;分析員相信,外國車與國產車之間的價差將進一步收窄,前者各車款價格的降幅,甚至可能高達37%。
達證券指出,如果政府下調國內稅,國內最大非國產車品牌豐田和本田將是主要受惠者,估計各種車款的價格下調幅度或高達37%。至於普騰旗下汽車,平均售價或提高10%。
至於普騰和第二國產車仍是最可負擔車款,但價差顯著收窄。這估計可帶來更高的汽車總銷量,因國人能接觸更多車款。
「我們相信下調國內稅是長期措施,若倉促減稅,政府將失去約91億令吉稅收。」
達證券在報告稱,近期原產品價格下跌,加上政府承諾削減赤字,相信不願犧牲從汽車國內稅取得的額外收入。
故該行預計,政府不會取消這項稅制,但可能向普騰徵收更低國內稅,比較其他汽車的國內稅為50%。
這是基於3大理由,即政府不願失去稅收、打造公平競爭(因普騰有半數股權由外資持有),以及源自普騰車款的額外稅收。
如果政府向普騰車款徵稅,估計會提高普騰車價最高達10%。此舉也會使市場上的低價車減少,或不利汽車總銷量。
今年首5個月的汽車總銷量按年增7.4%至23萬4200輛,但並非所有品牌都呈復甦跡象,福士偉根和日產汽車的銷量分別按年跌48.7%和42.8%,主要是受貸款批准條例嚴峻,以及消費者意願復甦疲軟影響。
其他品牌在推出新車款並提供誘人折扣下,都有正面表現,其中豐田按年起44.7%、本田升43.8%、寶馬起21.4%,以及普騰增11.8%。
貸款條例持續收緊
家庭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85%到90%的高水平,達證券相信貸款條例將持續緊縮。
在這種情況下,將形成汽車總銷量增長的最大阻礙,因消費者購買新車時無法獲得融資。
根據國家銀行公布的數據,今年首5個月的分期付款貸款拒批率稍微攀升至48.3%,儘管貸款申請下滑15.7%。
達證券相信,這股趨勢將持續至今年下半年,去年下調利率對貸款申請而言稍微正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