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頂不順啦 !] 國能委員會等政府點頭.電費或征附加費 - 請看!!

國能委員會等政府點頭.電費或征附加費
國家能源委員會已向政府建議,以附加費系統取代現有回扣架構;如果政府批准,將會影響電費計算法。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28日訊)星洲日報探悉,國家能源委員會已向政府建議,以附加費系統取代現有回扣架構;
如果政府批准,將會影響電費計算法。
不過,基於大選即將來臨,政府也有可能維持現有的回扣架構,以不增加人民負擔。
國能可每半年調整計算法
根據現有的成本轉嫁機制(ICPT),國能可以每半年調整電費計算法,而即將到期的調整日是6月30日。
大馬能源委員會主席拿督阿都拉薩對星洲日報說,該會已把國家能源面對的情況提呈給政府,預料政府將在未來幾天作出出宣布。
他說,該會考慮煤炭、匯率、天然氣及通膨等各種因素,然後向政府提呈建議,再由政府做出決定。
「我不能透露是否會減少回扣、增加還是保持津貼,這是政府的決定。
據悉,政府已批准國油從今年7月再次調高管道天然氣(pipe gas)每mmBtu(百萬熱能單位)1令吉50仙,
以致管道天然氣的價格將調漲至每 mmBtu 22令吉70仙,比政府於2014年1月1日定下的每 mmBtu 15令吉20仙高出7令吉50仙,
意味著在下半年,管道天然氣的額外成本達到20億令吉。
政府從液化天燃氣價格走低及購電協議(PPA)中所省下的資金,將被管道天然氣的漲幅抵銷,
這或會成為政府削減電費回扣的原因之一。
據分析,政府計劃在未來3年開始實施智能電纜、智能電錶、興建新的發電廠包括高壓電纜和電壓站,
加上輸送電力和分配電力的營運成本,或會增加國能的原本,進而減少電費回扣。
每6個月調整的成本轉嫁機制將在6月30日屆滿,國能於6月27日在星洲日報刊登的商訊已預告叫消費者關注每6個月調整的 ICPT。
國能表示基於煤炭價漲升和美元兌令吉走強,造成回扣架構可能會以附加費替代。
國能認為,相關調幅符合能源委員合理化全國天然氣價格,以及天然氣成本轉嫁機制(GCPT)每6個月上調管道天然氣價格策略。
目前消費者享有每千瓦時1.52仙的回扣是自2016年1月1日起沿用至今,即長達1年半的時間沒有被調整。
在2015年,每千瓦時的回扣是2.25仙。回扣越高表示消費者支付的電費就越少。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