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行前助理總裁:炒外匯虧損,國家20年少了1千億 2017年06月28日 18時47分

俊豪| 2017-06-28| 檢舉

 國行前助理總裁:炒外匯虧損,國家20年少了1千億

國內 最後更新 2017年06月28日 18時47分

(吉隆坡28日訊)  國家銀行前助理總裁拿督阿都慕勒認為,政府於1990年代在外匯交易中損失100億美元,對我國的外匯儲備有巨大的衝擊,若非當年的損失,我國當前會多出一筆超過1000億令吉的儲備金。

以阿都慕勒的看法,如果大馬國家銀行在20年前沒有虧損100億美元(約428億令吉),那麼我國的外匯儲備金就會增加近至266億6000萬美元,即1000億令吉。

阿都慕勒在接受《新海峽時報》訪問時也提到,政府如今翻查90年代在炒匯損失超過100億美元(約428億令吉)的案件,是因這筆錢導致我國失去了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他說,在這個炒匯案下,我國每年都在虧損40億令吉,總額虧損100億美元,相等於428億令吉。

他繼稱,若當時政府沒有虧損100億美元的話,這筆錢以每年4%利息來計算,就會增加至266億美元,即超過1000億令吉。

國家銀行炒外匯醜聞在1994年爆發,與大馬土著金融醜聞(BMF)並列為前首相敦馬哈迪執政生涯中最大醜聞,惟這宗被喻為「外匯交易虧損最多」的案件,卻從來未被調查。

阿都慕勒稱,儘管翻查此案被指有政治動機,但應當設立皇家調查委員會來徹查此事,因此事影響深遠。

 

國家銀行前助理總裁阿都慕勒

 

阿都慕勒在今年1月接受2家媒體訪問時揭露,在前首相敦馬哈迪掌權期間所面對的外匯損失高達100億美元,遠遠超出國行所透露的90億令吉,但這筆交易不僅完全沒受到控制,且當時也無人著手調查此事。

在他揭露此事後,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隔日就做出回應表示,政府嚴正看待1990年代因外匯交易市場損失100億美元的報導,並將在內閣會議上討論此事。

接著,政府在今年2月宣布成立特工隊調查此案,並給予3個月時間完成;而首相辦公室在6月21日發表聲明稱,內閣同意成立皇家調查委員會,調查當年的國家銀行炒外匯案。

首相辦公室的文告也提到,特工隊發現在這起事件中,有人隱瞞虧損的事實,而且還向內閣和國會提呈了混淆他們的資料。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5491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