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醒你!! 別提公積金買基金~~太虧了! 逾半基金跑輸公積金,回酬至少9%才劃算~~(內文有計算法攤開給你看)
(吉隆坡13日訊)公積金去年派息5.7%,過去10年平均派息率是5.91%,比許多投資工具的回酬佳且穩定,如此一來,那究竟將公積金提出來投資信託基金是否劃算?
投資者首先需了解的是,提領部分公積金投資信託基金是需要支付最多3%的一次性前期費用,意即有關基金的淨回酬不但必須超越5.7%,在計入上述3%費用後,該基金的淨回酬必須達到至少8.7%。
馬來西亞講師協會理財顧問兼財務規劃師周志強接受《中國報》詢問時指出:「按照公積金局所批準的基金名單,粗略估算之下,要找到跑贏公積金回報率的基金可說不超過一半。
管理費已納入回酬
他解釋,若以3年累積回酬率來計算,要在市面上找到回酬率超過18%,即每年平均6%的基金已很不容易,他粗略計算,市面上只有約7項基金的3年累積回酬率是超過18%。
周志強進一步解釋:「是否應把公積金轉移至信託基金投資,首先有關基金或投資組合的淨回酬必須能夠至少超越5.7%(去年公積金派息率是5.7%)。」
「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提領公積金作投資,該筆投資額是需要支付最多3%的前期費用(如基金代理佣金),因此更為准確的算法是,淨回酬還需扣掉3%。」
另外,他說,投資基金尚有一個成本,即需支付基金管理費,但是信託基金公司在呈報淨回酬率時,一般上是已扣除以上費用,市場上基金管理費普遍是1.5%,胥視各別基金管理公司而定,有者甚至會豁免有關費用。
越近退休越不宜提領投資
宏願集團董事經理陳文博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首先要看本身年齡及目的,越接近退休年齡越不適合提款出來買基金,因為並不劃算!
另外,計算後實際淨回酬率若只較公積金回酬高出1%至2%,陳文博也勸投資者勿大費周章,反觀把錢留在公積金戶頭內更好!
他說:「公積金局本身也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有本身的投資系統和法規,也不會隨便作出投資,加上這些年所給出的回酬也不差,因此距離退休年齡越近,越應該把錢留在戶頭內。」
陳文博說,老生常談的一句話,高回酬自然高風險,目前公積金局派息率每年平均都有6%,若有關基金的年淨回酬率是8%,與公積金回酬相比只是高出1%至2%,是否值得一博還胥視個人選擇。
周志強也指出,越接近退休年齡,建議越趨向穩健保守,至於年輕人如20至30歲的階層,距離退休仍有較長時間,客觀上他們可以嘗試較大波動性的投資,以獲取更高回酬,也可以選擇提領公積金作較長遠的基金投資。
他建議有意提領退休金作其他信託基金投資的會員,必須至少距離退休尚有5年以上才適合提領。
建議定時定額作長期投資
由於公積金的目的主要是為未來退休而準備,所以周志強建議,若轉移投資於信託基金的公積金局會員,可以定時定額的投資方式進行長遠投資,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市場在長期成長下帶來的回報。
周志強也呼籲投資者慎選基金,並建議尋求有3年及以上表現的信託基金,並在轉移公積金投資基金後,緊密跟進基金表現,尋求專業的意見以獲得最佳資產配置。
陳文博也建議年輕人以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也稱懶人理財術或定期定額投資法)進行投資,即定時定額進行投資,並投資在具高成長潛能及藍籌股項。
周志強指出,公積金局去年8月1日移除了最多30%海外投資的限制,因此上述數個圖表皆是以獲得在本地投資基金的表現,並未涵蓋海外部分。
若涵蓋海外投資基金過去3年的表現,海外基金的表現確實比本地基金好。
例子
原有公積金內的1000令吉,在沒有提領下的回酬是
RM1000 X 5.7% = RM57
如果提領公積金投資信託基金,該信 托基金一年後回酬率是10%,那便是
RM1000 X 10% = RM100
需再減3%前期投資費用
RM1000 X 3% = RM30
第一年淨回報額便是
RM100-RM30 = RM70
意即,淨回報率只是7%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53454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