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則「和尚尼姑結婚」視頻內容刷爆微博和朋友圈,而其中出現的「五行幣」,被央視揭發為通過網絡進行的「微傳銷」。澎湃新聞調查發現,視頻中出現的所謂「光頭美女」,實際上是這個傳銷行當用每個月3萬元工資吸引來的「女助理」,而這個龐氏騙局也已經形成完整的規章制度。
這段「和尚尼姑結婚」的視頻,是在一個宴會場合拍攝的,其中的男女大多剃著光頭,身著禮服,忙著合影,而不遠處出現的標識上有三個字——「五行幣」。
視頻左側出現了「五行幣」標識。截屏圖
另外一段視頻顯示,七八個光頭青年女子在頭上用彩色筆寫著「五行幣」,一邊自報家門,一邊熱切地表示「愛老大張健。」
青年女子在光頭上寫著「五行幣」。截屏圖
五行幣是什麼,張健又是誰?
「坐在家裡收錢」
「全球限量發行5億枚,一天一個價,要買趁早買,」當澎湃新聞記者表現出對「五行幣」的興趣時,在各個QQ群散發相關小廣告的張燦(化名)這麼勸記者道。
張燦從微信頭像看起來大約30歲左右,來自湖北武漢,而他朋友圈遍布的內容,就是「五行幣」的宣傳資料,他本人也自稱是「五行幣」的代理商。
澎湃新聞從群共享資料中發現了「五行幣的獎勵制度」這個文件,顯示註冊分為三個級別,Y、S、M三級會員分別需要註冊費500元、2500元、5000元,分別可以獲得500、2500、5000的五行幣,此後推薦不同級別的會員,發展成為自己的下線,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群里有人表示,註冊最低級的會員可以通過發展新會員賺40萬,而中級的會員可以賺到200萬,最高級的M級會員現在不放開註冊,而這些註冊費也在不斷漲價。
五行幣複雜的遊戲規則,核心就是「拉人頭」。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靜態收益」,也就是說等著全球買入「五行幣」的人增多,價格上漲,可以獲得分紅,這個分紅可以選擇再投資「五行幣」。
「現在五行幣中的金幣拿不到了,只有我有額度可以上國外搞到,當然要等半個月,」張燦神神秘秘地說,現在即便註冊了也拿不到「五行幣」實物,而是一種獲取這種貨幣升值紅利的「資格」,「五行幣今年年初才發行,每個上面都有編號,前幾天是五千塊一個,現在七千塊了,以後搞不好幾十萬,坐在家裡收錢。」
「靜態收益」。
佯稱與央行數字貨幣掛鉤
微信正聊著,張燦給記者發來一個視頻,搖晃著一個紐扣大小的金色的硬幣,上面刻的是「張健五行幣」,並且有一個男子的頭像。
所謂五行幣「金幣」。
「這都是萬足金,含金量99.99%,買了也不虧,還能升值,」張燦說。
根據張燦的說法,這枚金幣重10克。
而更加荒誕的是,張燦以及數位「五行幣」玩家均表示,這種神秘的貨幣與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是掛鉤的,「央行遲早要把這些貨幣收回去,而且是高價,你懂不懂?」
事實上,2014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召集專家研究發行數字貨幣,今年1月20日,央行官網發文稱,進一步明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做好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但是這一切顯然與所謂的「五行幣」毫無瓜葛。一位資深律師指出,目前市面上非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虛擬幣都不是法幣,而這種拉人頭直銷的貨幣更是偽裝成數字貨幣的傳銷。
當記者詢問,視頻中出現的光頭青年女子是誰時,張燦表示,那些都是「五行幣」發起人張健的助理,「作為一個噱頭使。」張燦表示,內部人都知道行價,剃頭女子可以每個月得到張健發的3萬薪水,男子則是1萬。
當記者表示看到「五行幣」相關負面新聞時,張燦表示,「壞事才能傳千里,這是我們的一個策略,央視也在給我們打廣告。另外,我們也可以嚇走一批人,讓他們該上班上班,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發起人是「慣犯」
事實上,「五行幣」的運營主體是一家名為「雲數貿聯盟」的沒有註冊地址的網站,創始人是張健,2013年9月,國家工商總局和公安部公布了十大傳銷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雲數貿聯盟傳銷案。
2013年8月,根據公安通報,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湖北、湖南等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雲數貿聯盟網」有關人員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公安偵查查明:2012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宋密秋(張健本名)依託「雲數貿聯盟」網站,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交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和聯盟認證商戶,然後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參加者按照加入時間先後及投入資金數額組成一定層級。截至案發,共發展28個省份19萬餘人,涉案金額1.6億元。
根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宋密秋,1977年生,黑龍江省五常市人,網上所謂的「人民大學畢業」、「出身海軍陸戰隊」等傳奇經歷全為編造。宋密秋於2013年6月被湖北武漢市經偵支隊六大隊通緝,7月外逃,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繼續從事傳銷活動,至今還在被警方上網追逃。公安部門工作人員對央視透露,宋密秋操縱的五行幣項目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