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型腳車族又玩命.占據半條車道奔馳
沉靜短暫了一陣,蚊型腳車族又出現在新山的數個住宅區主要大道。
此外,新山北區警區警方已於上星期展開檢舉行動,包括充公蚊型腳車、向涉及少年的家長發出警告。
讀者提供消息指出,金山園主要道路,靠近國油油站路段,又出現一群為數約6人的少年,
騎著俗稱的蚊型腳車。(照片由讀者提供)
(柔佛.新山訊)沉靜短暫了一陣,蚊型腳車族又出現在新山的數個住宅區主要大道。
此外,新山北區警區警方已於上星期展開檢舉行動,包括充公蚊型腳車、向涉及少年的家長發出警告。
根據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讀者的消息,士姑來金山園主要道路(靠近國油油站)路段,
近日又出現一群為數約6人的少年,騎著俗稱的蚊型腳車(basikal nyamuk),騎程中占據約一半的車道,
讓駕駛者叫怕的同時,也為這些孩子們捏一把冷汗。
根據記者走訪所得,不僅是金山園一帶,舊甘拔士路段、大學城、埔來地區,
繼「在新山內環公路飆蚊型腳車時遭遇車禍,釀成8死8傷的慘劇」事件之後1星期內「沉靜一時」,
駕駛者近期又發現成群的蚊型腳車族。
駕車族怕遇上腳車族
受訪者稱,蚊型腳車族已成為駕駛者「害怕」的一群公路使用者,行駛時碰上蚊型腳車族,就會提心弔膽。
他們指出,每逢星期五和星期六,都會看到為數不到10人的蚊型腳車族穿梭在金山園一帶,他們各自從住宅區出發,
騎蚊型腳車到一家網咖聚集,或者在金山園的清真寺外聚集,有時則選在後巷騎腳車。
也有受訪者指出,慘案發生後不久,大學城一帶發現蚊型腳車族的跡,並且選擇在龍寰鎮「U Mall」附近的斜坡道路上奔馳。
受訪者認為,如果連這群孩子的父母都無法管制他們,社會人士也只能感嘆無能為力。
也有受訪者認為,政府有必要規劃一個地方,讓蚊型腳車族在特定的場所騎車。
讀者提供消息指出,金山園主要道路,靠近國油油站路段,又出現一群為數約6人的少年,騎著俗稱的蚊型腳車。(照片由讀者提供)
警向3騎士開罰
充公腳車口頭警告父母
新山北區警區主任泰益向星洲日報證實,該警區警員於上星期,分別前往新山甘拔士花園和柏伶花園一帶展開取締行動。
他表示,警員在過程中,援引1959年陸路交通條規,向3名蚊型腳車騎士開罰,原因包括腳車未安裝煞車器和警示燈,
並充公他們的蚊型腳車,以及給予他們的父母親口頭警告。
安娜:逢周五周六聚集
安娜(48歲,路邊小販)表示,她在金山園1路經營早餐攤位已一年多,經常看到蚊型腳車族在每逢星期五和星期六早上7時,
在金山園店屋區一帶聚集。
她說,一般駕駛者在遇上蚊型腳車族的時候,都會特別放慢車速。
她認為,這些小孩的父母親也許曾勸說孩子勿踩蚊型腳車在街道奔馳,但若這些孩子不聽勸,社會人士也無能為力。
娜娜:應規劃騎腳車空間
娜娜(37歲)認為,她已居住在金山園十多年,近幾年來不時看到蚊型腳車族在主要車道上成群並肩騎車。
她建議政府應規劃一個地方,讓蚊型腳車族有玩樂的特定空間。
莊訸欽:斜坡路飆車尋刺激居住在大學城龍寰鎮的居民莊訸欽(55歲)受訪時表示,在飆腳車族遇車禍8死8傷慘劇前,
他常常在下午時段看見蚊型腳車族出沒在埔來烏達瑪路段(Jalan Pulai Utama)一帶。
他形容該路段有斜坡,是蚊型腳車族尋找刺激的「首選」,令該路段道路使用者都會提心弔膽,加以警惕,
有時甚至停車在旁讓腳車群先行。
姚彬泉:成群而行極危險
金山園的商家姚彬泉(50歲)受訪時透露,在蚊型腳車族與車禍事件後,仍看見蚊型腳車族騎著蚊型腳車出沒在附近,每次為數約10人。
他指出,他們都會到附近的網吧聚集,偶爾也會到後巷騎車,大部份都是居住在金山園組屋區的孩子。
他也表示,曾經在晚上9時許,在位於舊甘拔士路(Jalan Kempas Lama)路段看到騎著蚊型腳車的小孩成群而行,
這令他為這些孩子們捏一把冷汗,因為孩子們的舉動是非常危險的。
劉美玉:父母應嚴加看管
民眾劉美玉(44歲)受訪時表示,她曾不時在晚間時分看到許多騎著蚊型腳車的孩子們在淡杯路溜達。
在百合花園附近工作的她表示,在飆腳車族遇車禍8死8傷慘劇發生之後一星期,
她仍看到三五成群的蚊型腳車族推著腳車在通往百合花園的路段(Jalan Persiaran Bumi Hijiau)出現,
這讓她感到擔憂,並不解為何他們執迷不悟。
她認為,這群孩子的父母親應加強警覺性看管孩子,以免悲劇發生。
戴先生:騎蚊型腳車到網咖
戴先生(29歲,網咖看管員)表示,事故前後的周日早上依然還有蚊型腳車族騎著腳車到該店消費。
「通常早上他們都會來,時間不定。」
金山園店屋一帶也是蚊型腳車族流連地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