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總稽查司人選所引起的爭議,將再度打擊人們對政府的信任

Ctw| 2017-02-27| 檢舉

新任總稽查司人選所引起的爭議,將再度打擊人們對政府的信任

(林建榮) 在野議員及一些民間組織會關注前教育部秘書長丹斯里瑪蒂娜(右)受委為新任總稽查司,除了因為其沒有相關的專業資格外,相信更大的爭議,在於後者與巫統的關係。

對國際公關公司愛德曼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國人對政府的信任度,已跌至不可信的水平,而引起的議論,餘波猶存時,政府公布的新任總稽查司人選所引起的爭議,將再度打擊人們對政府的信任。

在野議員及一些民間組織會關注前教育部秘書長丹斯里瑪蒂娜受委為新任總稽查司,除了因為其沒有相關的專業資格外,相信更大的爭議,在於後者與巫統的關係。

政府的稽查工作,猶如一般公司內部稽查員,但因涉及公共的利益,責任更大,除了提升政府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以及運作能力,也扮演加強政府公信力、杜絕舞弊的角色。就如每年的總稽查司報告,揭發了政府部門的行政弊端、貪瀆舞弊等問題,形成一種壓力,迫使當局改善糾正。

因此,依據憲法,總稽查司的地位,就如一名聯邦法院的大法官,這是要確保總稽查司能獨立運作,不受其他機構,尤其行政機構的干預。在憲法下,除非總稽查司自願辭職,否則不可隨意被革除,而要革除總稽查司的程序,就如革除一名聯邦法院的大法官。

然而,在賦於總稽查司如此重大的地位及權力時,其委任的方式和程序,是否也應透明及公開?在享有如聯邦法院大法官的地位之際,是否也需要有如法官般的高標准道德與行為?

尤其瑪蒂娜的丈夫,也是巫統區部的主席禮祖安,在一馬公司醜聞中,誓言捍衛首相的清白,也曾求助首相協助解決其因做擔保人而拖欠銀行的債務,這樣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無疑已令人對還沒上任的總稽查司,所僅存的「專業操守」充滿了疑問,甚至進而危及整個體制的公信力。畢竟,一旦涉及公共利益事項,包括直屬的親屬時,不管是高官或身居要職的政治人物,都不能以個人行為來迴避。

當然也有人認為,應給予「新官」機會施展表現才來評斷,但從瑪蒂娜的丈夫在巫統的地位及關係,加上過去巫統委任黨「御用」律師出任安華雞姦案的主控官、黨的法律顧問出任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等案例,不能不令人對瑪蒂娜的委任有所保留,甚至充滿了不信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4313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