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訊 ) 網絡賭博危害大 , 中四生染賭欠20萬......

林同學(背對者)向張景文(右起)及孫艪華述說事件經過。
張景文(左起)、孫艪華、吳女士和林同學的哥哥希望青少年賭博問題能得到關注。
(新山26日訊)中四生自3年前開始染上賭癮後,至今已欠下共20萬令吉賭債,如今仍需輟學打工償還先前向朋友借的錢。
專業輔導員呼籲,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涉賭欠債,應及時向專業戒賭中心求助,而非不斷幫孩子還債。
事主姓林(17歲,學生),其母親吳女士(48歲,小販)今日在關老爺文化協會主任孫艪華協助下,召開記者會時說,
孩子13歲時經朋友介紹,開始到網絡中心賭馬機,當時下注金額不大,還曾以20令吉本錢贏得100令吉。
後來,孩子也開始接觸網絡開盤賭博,然而,十賭九輸,孩子就這樣陷入時贏時輸的循環中,開始欠下賭債。
起初,吳女士並不知情,因孩子好幾次欠下約3000至4000令吉賭債時,都是靠自己從小的儲蓄還債,
她當時僅納悶為何孩子一直向他要存摺。期間,孩子曾打工和向朋友借錢,也曾中馬票贏得一大筆獎金,就一直是自己還賭債。
2年前,積蓄用光後,林同學只好首次向母親要錢還債,先是2000令吉,隨後數目越來越大。
至今,吳女士已幫兒子還了5、6次賭債,有時靠向親友借錢還債。
「我以為他會改,就幫他還賭債沒去報案,如今已無力償還。」
吳女士說,孩子涉賭至今已欠下共20萬令吉賭債。他曾同時開8台馬機,每台下注300令吉。
去年4月,孩子更與3名友人開大馬機,結果輸了10萬令吉,每人需償還2萬5000令吉。
3個月後又在網絡開盤賭博中輸8000令吉。
她說,孩子欠下該筆2萬5000令吉賭債後,她曾安排孩子上戒賭課程,雖有接受輔導但還是重蹈覆轍。
至今,林同學欠下的最大筆債是最近期的4萬6000令吉。
農曆新年前,債主曾數次透過微信發出「不要給我找到你」及「還有更多好玩的」等的恐嚇信息,但林同學都不予理睬,
隨後債主也用簡訊及微信恐嚇,或撥電騷擾林同學的哥哥(19歲)。
擔驚受怕的吳女士1月22日向孫艪華求助,在後者建議下,於24日9時許到警局報案,怎料約1小時後,
債主一行人分乘3輛車找上門,當時林同學不在家,吳女士才從2名華裔男子口中知道孩子欠債。
「當時因剛報案,正巧警方打來,經警方介入,債主一行人才悻悻然離去。
本月10日,經協商獲得『折扣』,我以1萬6000令吉還清該賭債,之後債主不再騷擾我們。目前每月需分期還親友借的錢。」
母表明不再幫兒還債
吳女士說,她今日召開記者會的目的,是要明確表明不會再幫孩子還賭債,因自己也有心無力,同時也要揭發如今網絡賭博無所不在的現象。
「現在要涉賭太容易了,用手機就可以,且有些還可以記帳方式,不一定要馬上給現金才能賭博。」
十賭九輸經歷 終對賭博死心
林同學也在記者會上述說自己陷入賭海的經過。他說,他曾中馬票,獲得幾萬令吉獎金、賭博時也贏過幾次,
才會繼續賭博,希望贏錢後能償還賭債。
「我本來是找人到相關網站賭博,賭客賭贏,錢由『老闆』賠;賭客賭輸,我可從賭金中抽35%。
然而,若自己開盤,自己做莊,賭客輸了,我可從賭金中抽87%,雖若賭客贏了,我得賠賭金的87%,
但在豐厚利潤的誘惑下,我決定自己做莊。」
由此,他因沒錢賠給在他做莊的賭盤賭贏的賭客,也因在「老闆」開的盤賭輸,導致兩邊欠債。
目前,他還拖欠友人約2萬令吉債務,為此,他只好輟學到餐館當侍應生,以薪水還債。
十賭九輸的經歷讓他對賭博「死心」,也暫時無復學打算,否則無法做工還債。
一旦孩子染上賭癮 父母應求助輔導員
陪同出席記者會的傳愛關懷協會輔導員張景文建議,父母一旦孩子欠賭債,不應一味幫孩子還債,
而是先向輔導員或戒賭中心甚至少年中心尋求協助。
他也希望父母多關注孩子的網絡世界,因多數父母不懂社交媒體有許多類似接觸渠道。
他表示,類似案件自5年前網際網路普及後就開始泛濫。5年來,該協會已接共近60起青少年染上賭癮的案例,
單在去年就有13起,年齡最小的為12歲。
以協會處理多種類型的青少年問題來看,此數目算是可觀的。其中有6成為女性,但這是因為她們更願意主動尋求幫助所致。
他也說,很多人是因為貪念而去賭博,因此一個人想改過需有改過的衝動,若僅因為某次孤立事件,容易重蹈覆轍。
孫艪華則說,目前賭博集團專向17歲以下的少年「下手」,近2個月內,他已處理6起個案。
他呼籲各造需關注此現象,否則造成社會問題,同時也呼籲父母若面對孩子染上賭癮情況,應及時向有關中心尋求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43106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