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後國陣再打中國牌
時下最熾熱的政治課題,是中國投資者前來我國投資引起朝野罵戰,以及土著團結黨主席敦馬哈迪因發表中資侵佔主權言論而遭柔佛州蘇丹殿下嚴肅抨擊,雙方通過《星報》回應時作出激烈的措辭。看來,中國投資者前來大馬投資引起的爭執會繼續燃燒,甚至成為今屆大選中朝野爭議的主要課題。
大馬經濟在近年來,因原產品出口價格一蹶不振,石油又受國際石油價格波動損失慘重,進而影響馬幣貶值,國內百物價漲,小市民怨聲載道。以首相納吉為首的國陣政府,不想坐困愁城而突破困境,轉而向海外友好國家謀求出路,首相納吉的積極行動獲得被稱為現代財神爺的中國政府大力支持。當中馬中兩國簽署上千億交易,而馬中雙邊貿易額劇增,及時扭轉乾坤使大馬呆滯不前的經濟困局逐漸解除。
爭取華裔轉向
然而,問題也來了!明眼人都看出國陣政府正在大打中國牌,通過馬中友好關係,說服中國投資者來大馬共同發展,以穩定大馬經濟爭取民心。國陣華基政黨更以首相納吉親中國而遠美國的外交路線,作為力爭那些情歸希聯的華裔選民,轉向支持國陣的宣傳武器,以便在第14屆大選中擊敗行動黨及公正黨,收復失地。
希望聯盟及土著團結黨當然看到國陣正在利用中國財團大打發展牌,若然國陣大打中國牌奏效。只要過去曾經支持過民聯的華裔選民之中,有二成至三成改變主意支持國陣的話,行動黨與公正黨在多個州屬的國州議席便處於岌岌可危的境界。如果超過三成選民轉投國陣,行動黨及公正黨現時所攻下的許多國州議席將會易手。
國陣大打中國牌,行動黨當然不高興,公正黨也不高興,土著團結黨更是不高興。因為土著團結黨羽毛未豐,也難以單獨執政,土著團結黨必須依靠行動黨及公正黨協助,才有望在一些巫統處於弱勢的選區勝出。如果行動黨在下屆大選因馬華民政大打中國牌而損兵折將,公正黨在華人選區及綜合區落敗,即使土著團結黨在大選中大有斬獲,也是難以組成強大的中央政府。
與希聯拉倒納吉
因此,馬哈迪、慕尤丁三番四次劍指首相納吉,抨擊納吉領導下的國陣政府典當國家主權,讓外資搶大馬人的飯碗,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大馬人的注意及共鳴,繼續支持希望聯盟及土著團結黨以保住國家主權。
馬哈迪擔任首相22年,從已故首相敦拉薩領導巫統及創設國陣時學習到許多治國心得。1974年的大選,國陣大勝,其中一項因素是首相敦拉薩率團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見面及歷史性的握手。從馬中建立邦交關係進而建立頻密的商貿活動。敦拉薩和馬華民政黨在競選期間大打中國牌,爭取華裔選民支持,結果巫統、馬華、民政都贏得大選,民政黨也保住檳州政權。
馬哈迪和慕尤丁身在巫統推翻不倒首相納吉,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創立土著團結黨,也和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重修舊好,與希望聯盟三個成員黨結盟一起對付國陣,共同目標自然是要擊敗巫統拉倒納吉。
74年大選重演?
馬哈迪或以為當前萎靡不振的經濟氣候,及利用一馬發展有限公司的債務課題可把國陣連根拔起。只是途中殺出了一個程咬金,這個程咬金搖身一變,成為馬來西亞的財神爺。中國不但與馬來西亞加強友好合作,還借貸大手筆給馬來西亞共同推動多種的商貿交易,開拓更多的商機,讓大馬人對馬來西亞的經濟前景恢復信心。
馬中友好關係愈穩健,中資在大馬將投入更多商貿活動,使得馬來西亞的經濟在有朝一日,成為東南亞國家之領頭羊。馬哈迪當然相當清楚中國的經濟實力,只要中國助國陣一臂之力取得經濟成果的話,這對土著團結黨和希望聯盟前景非常不妙,要打倒納吉的日子更是遙遙無期。
來屆大選,國陣不但會大打馬中合作發展牌,更不排除會重演1974年大選一幕,街頭巷尾都會懸掛著首相納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切握手之海報,以突出馬中一家親的形象,希望打動民心,包括華裔選民回心轉意支持國陣,再保江山。若然選民情牽中國牌繼續支持國陣的話,反對黨領袖馬哈迪、慕尤丁、安華、林吉祥、末沙布改朝換代的希望便會落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