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敦)變 「Turn」(轉)!昔日惺惺相惜,今日爭鋒相對 !老馬U-Turn要轉「雞」!
首相納吉譏諷前首相敦馬是「U-Turn冠軍」、「U-Turn馬哈迪」,「Tun」(敦)變成「Turn」(轉),兩代首相,演變至水火不相容。
納吉是馬哈迪隔代欽點的接班人,兩者的關係應該是亦師亦戰友,奈何巫統內鬥在近幾年來波譎雲詭,昔日惺惺相惜,今日爭鋒相對。
在馬路上U轉,是走回頭路,或是此路不通,回轉才能繼續找其他出路,納吉說敦馬是「U-Turn冠軍」或改稱呼敦馬為「U-Turn馬哈迪」,是諷刺他立場不定,敦馬有「現代化之父」之稱,卻被國家領導人比喻成在政治路途團團轉的老人。
任何事都一體兩面,轉逆境為順境,U轉可以很正面。1987年茅草行動,時任巫青團代團長的納吉被指發表「以華人的血清洗馬來短劍」的排華言論,這是他從政的爭議事件之一;納吉擔任首相後,成了全民領袖,要與華社在一起,發表言論時也肯定了華人對國家的貢獻。
位置改變了,就要做合適新位置的事,這是定位。政治人物的言論,此一時彼一時,Turn了再Turn ,已司空見慣。
敦馬從前在朝當政府時,修憲削弱王權,如今站在反對黨的立場,他為以前的行為道歉,不論是環境所逼,抑或真心的歉意,換了不同的境地,就會有思考的衝擊,敦馬、納吉都是如此,在政治上的言論與所作所為,充滿了許多的U-Turn。
大逆轉帶來震撼
敦馬到了耄耋之年,在政治路途中選擇大逆轉,對馬來西亞政治帶來震撼,這項轉變使他變成「優敦」還是「憂敦」,時間將會證明一切。
搞政治不是談戀愛,昔日的山盟海誓非要守至死不渝,不要一直活在政客的過去,他們說過的話已成往事,不停地比較以前與現在,只會覺得痛苦,每個政治人物說的話,都會過期。
身為人民,只能無奈接受政治人物隨時U-Turn,只希望政治人物的腦袋,能越轉越好,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
納吉沒有說到要害,老馬這一生最大的U-Turn ,就是對自己欽點的首相也U-Turn了,哪怕是九曲十三彎,也不惜一切要轉「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4048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