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腦的政客,破壞馬中友誼 ! 慕尤丁成希盟票房毒藥 !?

(孫運海評述) 希盟接受新黨土團黨加入反對黨陣線,大概以為這位前任副首相兼前巫統署理主席,聲勢浩大,可以成為反陣的一大資產,但誰能預料得到,這個沒腦的政客,現在證明是希盟的負資產,也是票房毒藥!
他說,中國來馬投資,是搶走本地人的飯碗;納吉推動與中國經商,是討好國內華人;大馬華人不會想要給中國做苦力;大馬和中國簽署1440億交易是大馬政府向中國借錢,用來償還1MDB的債務……。
慕尤丁在巫統時,是黨內保守派/民族主義派的大老;人們不會忘記他的金句:「我先是馬來人,才是馬來西亞人。」
所以,不要怪說別人誤解了他。
然而,他畢竟被逐出巫統。之後,成立了花旗黨「土著團結黨」。
很多人,包括我,都期望他會改變。既然離開巫統,怎麼說,腦袋裡裝的舊東西,也應該清理一下,注入一些新思維;否則,他離不離開巫統,和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對社會國家的進步,又有什麼關係?
他說,中國來馬投資,是搶走本地人的飯碗;納吉推動與中國經商,是討好國內華人;大馬華人不會想要給中國做苦力;大馬和中國簽署1440億交易是大馬政府向中國借錢,用來償還1MDB的債務……。
然後,他也對政府是否應該承認統考,潑了一桶冷水。
老慕的世界觀,從執政黨到反對黨,還是一樣的閉塞。
我想,他的問題在於習慣了新經濟政策的思維,什麼都是從分配著著眼。以前談的是我族和他族必須分配,現在說的是本國與外國也要分配。
問題是,本來無一物,如何來分配?
政府規劃了依斯干達特區,吸引了國內外投資者,進行房屋、旅遊、工業、教育、金融等項目的投資。
「土地開始增值,為州政府和地主帶來財富;發展商建了房屋,吸引了國內外購屋者,提供住屋或租金收入,也帶動金融活動;工業提供就業機會和本地中下遊行業;旅遊業帶來遊客消費;高等學府吸收學生,也傳播知識。
「如果沒有中國投資,今天的伊斯干達特區不會那麼亮麗,更不會出現一個森林城市,而還是一片森林。
如果沒有中國資金投入建造東海岸鐵路,大馬人還是得依賴阻塞的公路作運輸;沒有中國企業投資新的港口,現有港口將很快飽和……,大馬經濟被卡在資金短缺,基本設施不足,技術含量不高,人民收入不能提升的瓶頸。
「投資引進新的機會,改變了局面。在投資活動的帶動之下,把原本的一片荒蕪,改變為繁榮和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素質。這是人類創造力具體的體現。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搶走任何人的飯碗,而是製造了很多的飯碗,讓更多人有飯吃。」
「重點不是『中國』,而是『投資』。不管來自哪個國家的投資,如果能夠產生經濟效益,都應該受到歡迎;當然,不能偏好一國,也不能排斥其它國家。如今是中國投資者鍾情大馬,本國不需要關起門來,他日如果美國也要大舉投資,大馬也是開門歡迎,多多益善。」

自從慕尤丁發表了他的「倒米」言論後,他已經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非議和攻擊,讓他無從招架。
首先,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廖中萊便嚮慕尤丁開炮:「搶飯碗論破壞馬中友好.慕尤丁換位置換腦袋」。
廖中萊說,有關「巫華不滿中資搶本地人飯碗」的言論,是不懷好意且有政治企圖的做法,旨在破壞馬中的友好關係。
廖中萊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慕尤丁在擔任副首相時,曾帶團訪華,並呼籲中國商家踴躍來馬投資,甚至要求內閣設立高級委員會來跟中國落實商機,現在卻說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去中國招商引起人民的不滿,非議中資來馬!
接著,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發言人以不點名的方式,直斥慕尤丁立場搖擺不定,曾在台上表示「馬中友好「,下台後卻肆意汙衊中資「搶走本地人飯碗」,極力煽動仇華情緒。
是的,如此說辭翻雲覆雨,不止難以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及馬來西亞華人的信任,甚至,我們不禁要懷疑,這樣的人憑什麼來做我們的領袖。
另外,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阿都拉曼達蘭也批評慕尤丁的「中國企業搶走本地人飯碗」的言論虛偽,為了要攻擊政府不惜歪曲事實。
拉曼達蘭指出,他以前曾跟隨慕尤丁前往倫敦招資,當時慕尤丁非常積極鼓勵洋人來馬投資。
他嚴正地鞭撻對慕尤丁的沒有原則。他說,慕尤丁的話等於在說,
「中國企業不能來馬投資,但洋人可以。」這是什麼話?
由此可以看出,慕尤丁的種族主義心態已經掩蓋不住。這是他的本質!
慕尤丁在加入反對黨後,只會「為反對而反對」,沒有立場,為了撈取選票,破壞馬中友誼也在所不惜。
「中資企業來馬不只帶來投資金額,還帶來技術轉移、管理提昇和就業機會,絕對是人民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自我提昇的最佳時機。」
他希望慕尤丁能夠展現成熟的政治理念,為國家的成長做出貢獻。
毫無疑問,慕尤丁不是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國家領袖。這樣一個人,有今天這樣的下場(被首相革掉副手要職),實在是應有的結果。
換句話說,憑著他那種眼光和心態,他是沒有理由坐首相的高位的,他被從副手位子貶下來,是遲早問題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9659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