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訊)一瓶利賓納竟能賣到300令吉天價?原來此物非彼物,而是指被毒販用來「加料」的「毒蟲利賓納」。
警方兩個月前才在首都逮捕5名嫌犯及起獲264瓶「加料」飲料,隨後揭發這類新販毒手法,即將軟性毒品摻入利賓納等飲料,瞞天過海。
不料,在首都以此手法販毒的組織不止一個,而且生意紅火,「毒蟲利賓納」成了私人派對上的亢奮料品。
警方兩天前再度根據情報,突擊雪隆5個地點,逮捕5名男女,這回共起獲1225支大小瓶的「加料」飲料,而這個集團所選的飲料牌子,全是利賓納。
摻搖頭丸克他命 原裝的利賓納顏色較深,但經毒販「加料」後,顏色變淺,可是味道卻與前者天壤之別,取而代之的是極度亢奮, 會對人體造成破壞,尤其是腦部。
全國毒品罪案調查副總監(充公財產/檢控/逮捕)拿督祖萊迪今午召開記者會說,
警方於本月20日晚上8時45分至翌日早上7時之間,分別突擊增江北區柏靈殷花園某人民組屋的一個單位、甲洞某公寓的2個單位、停車場及鵝麥一帶後, 偵破此案。
他說,警方在上述行動中逮捕3名男子(32歲至43歲)和2名女子(33歲至36歲),然後從公寓單位和嫌犯的車內, 起獲1225瓶摻入搖頭丸和克他命的「利賓納」(97萬8500毫升)、1萬015顆搖頭丸、39顆五仔迷幻藥和108克克他命, 同時也起獲18萬1000令吉現款、一輛馬賽地房車和6枚名表,市值大約是114萬令吉。
他說,警方目前援引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第39(B)條文調查此案,包括毒品來源,並將嫌犯延長扣留7天。
隻供私人派對 「毒蟲利賓納」隻在私人派對出現,不會流到市場上,消費人無需擔心會誤購。
警方說,通常隻有識途老馬才會找上門購買,再將之帶往私人派對狂歡時飲用。
若不是熟客帶路,一般「毒蟲」是很難賣到的,更別說流往購物市場,因為一小支竟叫價300令吉,除了「毒蟲」,一般人不可能掏腰包購買。
祖萊迪說,這些摻入毒品的飲料,大部分是小支裝出售,售完後再從大支裝分倒入小支裝出售。
他說,根據初步調查,飲料內摻了搖頭丸和克他命,但警方還要等化驗結果出爐,才能進一步確定裡面的成分。
有毒果汁飲料流入私人聚會及夜店! 警方日前揭發,不法分子在瓶裝果汁飲料摻合搖頭丸與氯胺酮(俗稱「K粉」), 過後通過中間人在場所或私人聚會出售牟利。 雖
然有關找到的迷幻藥數額不多,但卻被警方揭發這類新穎的販毒方式。
警方在行動中,共拘捕7名在同一間汽車裝飾公司工作的華裔男女職員,同時找到的有毒瓶裝飲料價值總值3萬8700令吉。 吉隆坡肅毒組主任旺阿都拉助理總監星期一在記者會說,上星期五晚上10時,警員在本坡桑林花園截停一輛轎車,扣查車內一對20及23歲華裔夫婦。
他說,警員在車內找到10支瓶裝飲料及10粒搖頭丸,過後根據他們提供的情報,於翌日淩晨1時在班登柏蘭嶺一間排屋單位展開突擊行動。
他指出,屋內的5名華裔男女皆被當場拘捕,同時,警方在屋內找到254支瓶裝飲料。 「有關264支瓶裝飲料,分別是72支利賓納、96支檸檬茶及96支橙汁,警方過後化驗這些瓶裝水時,發現里頭有軟性藥物。 」
「這個集團成員把搖頭丸及氯胺酮摻合在瓶裝水裡,過後通過中間人在夜店或私人聚會出售。
」 旺阿都拉說,這個集團活動已5個月,他們批發這些毒品飲料給中間人,後者負責在巴生穀一帶兜售這類瓶裝水給夜店熟客, 如沙登、加影、安邦及蕉賴等。
他說,落網的4男3女年齡20至28歲,分別來自雪蘭莪、柔佛及霹靂州,皆沒有犯罪前科,他們接受尿液檢驗時呈陰性, 警方援引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第39(B)條文,扣留他們查案。
「加料」瓶裝水 以雙倍價格出售 警方形容,嫌犯作案手法精密,隨手拿著「加料」的瓶裝水公開場合,而掩人耳目。 旺阿都拉說,若非這些瓶裝水接受化驗,仍難以被揭發里頭竟含有軟性藥物。
他說,若中間人要「貨物」的話,得提早兩天前「訂貨」。 另一方面,嫌犯非常「精打細算」,製作有毒瓶裝水後,以雙倍的價格出售,而中間人複以多一倍的價格出售牟利。
他說,嫌犯以70至150令吉價格賣給中間人,而中間人則以200至250令吉價格出售。
他舉例,一瓶檸檬茶瓶裝水的「製作過程」,是一粒搖頭丸加0.01克氯胺酮,成本隻須40令吉,但以150令吉價格賣給中間人。
他說,利賓納瓶裝水則摻入一粒搖頭丸,成本僅30令吉,卻以80令吉價格出售。 「橙汁摻合半粒搖頭丸,成本是15令吉,出售價格是70令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851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