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幣在2016年大貶值,
馬幣的貶值造成嚴重的國內通貨膨脹。
國內很多物品和服務都在醞釀漲價!
這裡為大家整理出一個列表,
清楚的顯示已經和可能漲價的物品和服務。
1. 食用油
國內食用油從2016年11月1日開始漲價!
各公斤的瓶裝食用油漲幅從95仙至9令吉不等。
除了1公斤塑料包裝食用油保留補貼而
零售價保持2令吉50仙外,
其他公斤裝的食用油的價格隨市場自由浮動。
其中5公斤瓶裝的紅鷹油從 RM 14.70漲至 RM 23.70。
2. Perodua
隨著馬幣跌個沒完沒了,Perodua 表示不排除宣布漲價!
基於馬幣兌美元和日元的表現持續疲弱,直接對車商造成沉重的壓力,
儘管 Perodua 一再自行吸納匯率差價,但面對經濟持續低迷的壓力下,
Perodua 很可能無法一再應對馬幣貶值的衝擊。
若Perodua 再也無法吸納馬幣貶值所帶來的影響,
不排除將在2017年開始,宣布調整價格。
3. 奶粉
令吉幣值持續下跌,進口商品繼續漲價,
奶粉等奶製品料也難逃漲價命運;進口商目前正在與政府商討,
預計2017年初就會喊漲!我國奶粉以進口自澳洲和紐西蘭為主,
不論是進口原料自行包裝,還是直接進口罐裝奶粉,
令吉幣值持續走軟難免影響價格成本。
4. 醫藥卡
我國醫藥費近幾年來通脹高企,
導致有些保險公司背負龐大的醫療費索償且已不勝負荷,
促使保險公司調高醫藥卡保費,
漲幅介於10至30%。數家保險公司代理透露,
始於今年初的醫藥卡保費漲幅已成為規範,不只新保單產品持有人受影響,
一些公司的現有保單持有人同樣受衝擊。
據了解,
一些保單客戶從今年初起被通知,其保費預計調漲10至30%,
某些保單漲幅則2017年起生效。
5. 醫院醫療費
一級和二級病房費用、生產費、物理治療、放射治療和精神病學等費用,
都會調漲多達50%,
即一級病房費用從800令吉調至1200令吉,
二級則從400令吉調至600令吉。
34年來不曾調漲費用的政府醫院,
將會宣告漲價,醫療費用估計漲幅高達50%!
6. 家用煤氣
來自煤氣代理商的消息指,
貿消部已多次與廠商們進行洽談,
最近討論會議更是頻密,讓他們覺得煤氣起價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煤氣代理商表示,他們也接獲廠商的反映,
預料一旦政府宣布煤氣津貼合理化後,
每桶煤氣的漲幅介於六七令吉之間。
不過,貿消部隨後保證液化天然氣將保持在目前的售價。
7. 機場稅
國內機場的機場稅從2017年1月1日開始調整。
從2017年開始,
國內航班的機場稅統一為 RM 11,
東協國家航班機場稅也統一為 RM 35。
至於國際航班(除了東協國家)在
KLIA2 的機場稅是 RM 50,在KLIA 及其他國內機場的機場稅是 RM 73。
8. 郵費
根據消息,
輕於20克的標準郵件郵費將從原有的60仙調高至85仙,
漲幅為41.67%。輕於50克的標準郵件郵費將從原本的70仙調高至95仙,
漲幅是35.71%。至於輕於50克的非標準郵件郵費,
將從原本的80仙調高至1令吉5仙,漲幅為31.25%。
可靠消息透露,馬來西亞郵政公司已向當局提呈調漲郵費的建議,目前正等待批准。
9. 星巴克飲料
馬來西亞星巴克(Starbucks)連鎖店是由成功食品(BJFOOD)所擁有。
有消息指出,成功食品可能在反暴利法令到期後,
星巴克可能在2017年初調漲產品價格,調整幅度料介於3至5%之間。
此外,成功食品也預計將持續關閉虧損的KRR分店。
星巴克咖啡的售價調整幅度不大,相信這將不會對消費者產生飲料。
星巴克發燒友不會因售價調整,而選擇不喝。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