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團黨已向伊黨下達「最後通牒」 , 若伊黨與巫統合作將等同與政治自殺!

Ctw| 2016-12-21| 檢舉

土團黨已向伊黨下達「最後通牒」 , 若伊黨與巫統合作將等同與政治自殺!

土著團結黨最高理事卡迪耶欣日前在部落格透露,下個月中旬將是土團黨與伊斯蘭黨協商的最後期限,如果雙方無法達致合作,則表示伊黨選擇與巫統合作,但這麼做將等同與政治自殺。

卡迪耶欣也是《新海峽時報》前總編輯。他在文中還提及兩個重要的見解,一為伊黨在所謂的回教法庭(刑事權限)法令(355法令)修正案上,其實一再遭到巫統玩弄於股掌之間;二為大家都好奇,究竟是伊黨主席哈迪阿旺一廂情願要與巫統合作,還是整個伊黨基層都這麼想。

誠如前首相馬哈迪日前所說,伊黨與各黨的「關係混亂」,一直搞不清楚自己合作對象,這邊廂與巫統交好,那邊廂又與早已「斷交」的行動黨聯合治理雪蘭莪州。

一對一硬撼料泡湯

換句話說,卡迪耶欣文章所透露的信息,就是土團黨已向伊黨下達「最後通牒」。針對這種發展局勢,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在野陣線與國陣在來屆大選一對一硬撼的局面宣告泡湯。

秉持這種見解的人,主要根據都是雪州大港區國會議席和霹靂州江沙區國會議席「雙補選」的成績。

當時因為在野政黨發生內訌而出現三角戰,結果讓代表國陣的巫統候選人坐收漁人之利,雙雙守土成功。

至於秉持反對觀點的人,則認為兩場選舉只是補選,不能與全國大選相提並論,最佳的佐證就是第12屆全國大選舉行前的雪州依約補選。

2007年在補選落敗的公正黨候選人卡立依布拉欣,成功在2008年全國大選以1850張多數票,扳倒國陣候選人莫哈末沙尤迪。

雙補選後政局多變

話說回來,個人認為秉持第一個觀點的人,必須了解的一個情況,就是除了補選不能與大選相提並論,也必須了解雙補選之後,國內政局出現了許多變化。

雙補選結束之後,巫統「雙慕」被開除,沙菲益阿達被凍結黨籍、第二財長阿末胡斯尼在內閣改組中遭「除名」、美國司法部針對不當挪用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資金的人士提出民事訴訟、土團黨的成立、凈選盟與「紅衫軍」事件,以及希盟與土團黨簽署合作協議,哈迪與納吉同台聲援羅興亞人等。

在這不到半年的政局變化中,其中最為人矚目的,就是以馬哈迪為首成立的土團黨,因為這個黨成立的目的簡直就是為了取代巫統。

當然,土團黨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政黨,公正黨其實早就做著同樣的事情,不同之處是後者開放招收不同族群的黨員。簡言之,這兩黨主要領袖其實都是來自巫統。

大象打架困死鼠鹿

由此推論,我真看不到迄今與巫統在馬來選區鬥了近半個世紀的伊黨,有什麼理由及利益能和國陣,特別是巫統合作?

換言之,哈迪並不是伊黨已故領袖聶阿茲,他的頭上沒有「精神領袖」這個光環,所以無法一呼百應。

或許正是基於這個因素,國家誠信黨主席莫哈末沙布日前才說,該黨在登嘉樓雖難以招收黨員,但有信心若伊黨與巫統合作,該黨就有機會在大選中勝出。

基於同樣的因素,伊黨一眾領袖也必定會思考,該黨若與巫統合作,最終又能分到什麼,也許連吉蘭丹政權保不住?

簡言之,一旦選錯了方向,伊黨最後很可能只是兩隻大象打架中間一隻被困死的鼠鹿,連攪局的能力都沒有。

摘錄自 南洋商報 /官泰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795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