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70年代前,馬來西亞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
1991年提出「2020宏願」的跨世紀發展戰略。重視發展高科技,啟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經濟出現負增長。此後採取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逐步恢復並保持中速增長。
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馬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馬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推出70億林吉特和600億林吉特刺激經濟措施。
目前,馬經濟逐步擺脫了金融危機影響,企穩回升勢頭明顯。2010年馬公布了以「經濟繁榮與社會公平」為主題的第十個五年計劃,並出台了「新經濟模式」,繼續推進經濟轉型。
現在馬來西亞已經從一個農業導向型經濟,轉型成為一個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
馬來西亞已經成為本區域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情況總體健康而穩定發展,可以說是亞洲四小龍及四小虎中表現最好的。
沒有張屠戶,照樣開肉鋪;中企在馬來西亞建馬六甲海峽最大港口,就是要以皇京港取代新加坡港。大約3年後,投資約800億人民幣的馬六甲「皇京港」深水碼頭將建成。等到9年後全部配套設施完工後,新加坡港很可能風光不再。
如今,中國經濟發展實際上已經放棄了新加坡而選擇了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說,馬六甲「皇京港」深水碼頭的建設與「一帶一路」倡議相符。在中國企業的參與下,相關項目將為馬來西亞海洋產業發展創造更多機遇,為馬來西亞經濟注入活力。
中國經濟發展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新加坡能夠理解嗎?新加坡現在可以滿意了吧,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新港口的建成之日,新加坡的經濟或將不再風光!
明知中國與新加坡進入感冒階段,而馬來卻還與新加坡簽訂新高鐵協議,雙方約定將於2017年正式啟動包含車輛系統在內的高鐵項目招標工作,並再次承諾該項目將於2026年底前實現通車。
如果說馬來不是牆頭草,善於外交,那就是是現實版的杜特爾特了,杜特爾特,先痛罵老美,指責歐巴馬,然後又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之後又與川普大叔樂呵呵的見面,只想說,真的是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779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