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的驚人勝利之後,亞洲貨幣便遭受打擊。《海峽時報》指出,馬來西亞令吉在其中所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馬來西亞貨幣在過去一個月內兌美元下跌了5.4%以上,使其成為日元之後呈現第二大跌幅的貨幣。除了本周兌新加坡元下跌至3.12令吉的歷史新低之外,令吉對比印度尼西亞盧比和孟加拉國塔卡等貨幣也失去了其優勢。
《海峽時報》指出,這是因為人們擔心馬來西亞監管機構會實施資本管控以阻止下滑。
而令吉的貶值,正在對高度依賴外國勞工的馬來西亞造成損失。
其中就有Naim Ahmed,一名在位於吉隆坡郊區斯里哈達馬斯(Sri Hartamas)一間非常受歡迎的酒吧的孟加拉籍樓層經理。作為移民工人,他雖然非常喜歡在馬來西亞的生活,但最近令吉的貶值、以及令吉將持續貶值的普遍觀點,正迫使他重新考慮要不要回國或者到別處尋找工作。
據《海峽時報》引述,28歲的Naim Ahmed說:「當我在2012年第一次到達這裡,1令吉會給我27(孟加拉)塔卡。現在貶值之後,幸運的話我可以得到17塔卡(30分新幣)。」
他也補充道,他過去6年中,他的工資下降了大約37%。這使他很難每個月分期付款繳還達卡職業介紹所的債務、以及給妻子和母親寄錢。
通過難民填補勞動力空缺的正面與負面影響
馬來西亞僱主聯合會(MEF)執行董事山蘇丁•巴旦(Shamsuddin Bardan)告訴《海峽時報》說:「大型企業正在考慮對工資進行調整,以及為工人寄回家的錢進行補貼。但是由於高成本,小型企業的工人不太可能續簽工作許可證。」
根據MEF,在馬來西亞全國約1540萬的勞動力中,約有210萬合法外籍勞工。但是,估計也有220萬未經註冊或非法的勞工。這意味著外籍勞工的總數超過了整體勞動力的15%的政府限制。
為了應對外籍勞工的潛在外流,山蘇丁表示MEF已向政府提出申訴,請求政府考慮允許接納大約16萬難民——主要包括羅興亞人和少數敘利亞人——以填補空缺。
但是,MEF還不清楚如何實施這樣的計劃。
山蘇丁建議:「政府可能可以考慮以不同的方式允許難民工作,不一定要像目前為外籍勞工提供臨時工作許可一樣。」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在馬來西亞沒有難民營,而大多數難民是通過租房或在寮屋區搭設棚屋。有大量難民分散在馬來西亞全國各地,他們不被政府發現,並通過非正式的打工來維持生計。
《海峽時報》指出,聯合國難民署一直試圖說服大型企業為滯留在馬來西亞的難民提供非正式工作,但難民援助團體表示這項建議進展甚微。
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利用難民人口來緩解勞動力的壓力,將為馬來西亞帶來更大的傷害。
百年亞洲顧問(Centennial Asia Advisors)的執行長瑪努•巴斯卡蘭(Manu Bhaskaran)指出,馬來西亞對外籍勞工的過度依賴對於當地公司提升價值鏈、並提高馬來西亞的經濟競爭力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他補充道:「另外也有嚴重的社會經濟後果,因為低工資、非技術工人的湧入將對馬來西亞底層工人的工資產生抑制作用。」
令吉或將繼續貶值
據貨幣交易商所說,雖然馬來西亞央行在最近幾個星期一再強調不會加強資本管制,但外國投資者仍然很擔心。外國投資者占據了馬來西亞政府債券市場的大約一半。因此,由於許多投資者想要清算持有的令吉,因此該市場近幾個星期都面臨著拋售壓力。
《海峽時報》報道,令吉在外匯市場的下行壓力預計在未來幾個星期將繼續下去。
馬來郵報網(Malay Mail Online)引述路透社報道,令吉在過去兩周貶值了7%,是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但是,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則在周一表示,令吉的情況並沒有像某些季度所顯示的那麼差。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