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醜聞不需要外國的介入 ! 卻跑去搞羅興亞人 ! 還在巫統大會上分派地下文件?

馬來西亞人感到深受傷害,當馬來西亞首相——無論我們和他的政治理念是如何不同——受到嘲諷並成為國際笑柄,正如星期日的巫統—伊斯蘭黨的羅興亞人集會,首相當其時呼籲國際介入停止緬甸的羅興亞人穆斯林的「種族大屠殺」。
緬甸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嘲諷和指控納吉利用羅興亞人集會來轉移對一馬公司醜聞的關注,這宗醜聞已經導致馬來西亞蒙受恥辱,被全世界視為「環球賊狼當道的國家」,它讓緬甸向馬來西亞發出若干提醒,包括「自己有缺點,不要揭人短」,還有納吉他本人最近才針對一馬公司醜聞的事宜告訴世界「一個國家的內政應該由它的人民所決定,因為這個方程式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以及「馬來西亞並不需要外國的介入來行塑和決定國家的走向」。
納吉和緬甸政府都錯了,但倘若星期天的羅興亞人集會並不是以旨在博取穆斯林好感的巫統-伊斯蘭黨集會的形式舉行;而是一場馬來西亞全民,不分種族、宗教或黨派所參與的人道主義呼籲,那麼納吉就不會把自己變成批判的箭靶了。

不幸的是,星期日的集會純粹只有政治動機,而這也是為什麼誠信黨瓜拉登嘉樓國會議員拉惹卡瑪魯針對這一起緊急、確實和富有公共重要性的事件的國會動議會被議長丹斯里班迪卡拒絕的原因,後者的理由是這項動議介入了別國的內部事務。
讓我們終止在國內和國際政治上的虛偽吧!
馬來西亞和緬甸政府都務必要承擔起責任,同意讓國際來針對緬甸的羅興亞人種族清洗和導致馬來西亞被標籤為「環球賊狼當道國家」的國際一馬公司洗錢醜聞展開調查。

我對於導致馬來西亞被標籤為「環球賊狼當道國家」的一馬公司醜聞沒有在巫統大會上被提及和解釋感到非常失望,這項課題在為期五天的巫統、巫統青年團、巫統婦女組和巫統女青年組的大會上成為禁忌的課題完全沒有受到討論,這將導致首相和巫統喪失所有的政治公信力和道德權威?
一馬公司竊盜案的效應繼續在上周快速地在全世界迴蕩,當新加坡金管局為著和馬來西亞受到醜聞玷污的一馬公司基金會有關的洗錢作業向來自英國的渣打銀行的新加坡分行以及私人銀行皇家顧資銀行(Coutts)徵收罰金。
這筆罰金——它們分別被罰款520萬新元(365萬美元)和240萬新元——是新加坡金管局在它制裁一馬公司洗錢案的行動中所採取的最新一輪的懲治行動,該局已經在今年年初下令關閉瑞士銀行瑞意銀行的新加坡分行以及私人銀行Falcon。
新加坡金管局也因著一馬公司醜聞的緣故,正在展開程序向高盛前東南亞主席Tim Leissner發出禁制令。
一馬公司是至少六個國家(包括瑞士、新加坡和美國)的洗錢案的調查對象。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說,被美國司法部訴訟案點名為一馬公司環球洗錢醜聞的五名「相關人士」中的其中兩位,即在2007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阿布達比政府所全權擁有的國際石油投資公司(IPIC)執行董事的卡德姆阿都拉(Khadem Abdulla Al Qubaisi)以及在2012年至2013年擔任IPIC子公司阿爾巴投資PJS公司(阿爾巴)主席的莫哈末阿末巴達維(Mohamed Ahmed Badawy Al-Husseiny ,他也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阿爾巴執行長)如今正在阿布達比監獄裡接受洗錢、貪污和其他可能罪行的調查。
至於美國訴訟案所點名的五名「相關人士」的其他三位,即劉特佐、里查沙里茲阿都阿茲(納吉繼子)和陳金隆則比卡德姆和巴達維幸運得多,因為馬來西亞當局似乎並沒有要尋找他們,讓他們成為國際逃犯。
在巫統大會上流傳的一份匿名的一馬公司冊子對於在美國司法部訴狀中被提及36次的「馬來西亞一號官員」(MO1)的身份就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提出質疑——儘管國陣策略通訊主任拿督阿都拉曼達蘭已經在BBC訪談中承認MO1正是納吉本人。
巫統/國陣政府現在是否正在否認阿都拉曼有關MO1就是納吉的承認呢?

納吉應該解釋他是否有份於這本20頁厚用高級亮光紙印刷的彩色、昂貴但匿名的題為「國家總稽查司和公帳會報告後的一馬公司——美國司法部的傳召是可疑的」冊子。它包含了有關美國和世界史上最龐大的竊盜政治訴訟案(針對數十億美元的一馬公司洗錢醜聞的國際陰謀)的19道問答題。
這個冊子計劃究竟耗資多少錢,它是否是來自公款,納吉也應該解釋為何他或政府都不敢為一馬公司冊子負責任呢,並得在巫統大會上分派,仿佛它就是一份見不得光的地下文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