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群被馬華圍攻的真相!......不曾為林連玉發過聲的馬華,去談保護華小功勞?

Ctw| 2016-11-28| 檢舉

張念群被馬華圍攻的真相!......不曾為林連玉發過聲的馬華,去談保護華小功勞?

捍衛母語教育只需要兩個字——公平以及張念群被馬華各級領袖圍剿的真相。

過去一個星期,民主行動黨全國副宣傳秘書暨古來區國會議員張念群同志與馬華署理總會長魏家祥就華教課題展開爭論,引來馬華各級領袖,下至柔佛州區部領袖,上至國州議員及中央領袖,群起而出,以各種不負責任的言辭圍攻張念群。

馬華諸公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圍剿張念群,真相其實很簡單,並不是神經過敏,而是因為張念群通過各種實證及數據在多篇文告,揭穿馬華虛構對華文教育的貢獻和厚著臉皮向華社邀功的虛偽。

張念群揭穿馬華的虛構及虛偽的做法,等同於脫掉馬華捍衛華教不力的遮羞布,惱羞成怒之下,群起圍剿張念群,意圖挽回顏面及模糊母語教育並不在國家主流政策之下的焦點。

回顧過去華文教育走過的風雨路,更準確的說,是我國自1957年獨立至今的59年,華教在國陣政府推行的單元教育政策之下,面對重重嚴峻的挑戰及打壓,華教能有今天的規模及口碑,華社長年累月、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鬥爭及扶助,居功至偉,豈容馬華一再騎劫邀功。

儘管華教運動近年來不再面對政府強硬的鎮壓,在全球化的局勢下,華文教育的素質更贏得全球讚譽。然而,我們不能忽視,巫統仍然貫徹單元的文化政策,華文教育從未曾被納入國家主流政策,基本的問題仍然沒有任何實際的改變。

我們只要思考以下3大問題,就能判斷馬華到底是否有虛構其華教貢獻:

(一)馬來西亞各類型與源流學校在撥款、建校、設備、師資及各種輔助計劃,到現在有獲得公平待遇嗎?

(二)國民型小學是否有根據各地區的人口增長比例及需求,合理地增建或獲得教育部批准擴建分校?還是每一次都是在大選來臨前,馬華才來許下各種承諾,然後留待下屆大選再來回應,年復一年操弄同樣的手法撈取廉價宣傳?

(三)獨中統考文憑何時才會被政府承認?最後一里路還需要走多久?

華文教育在本國面對的挑戰,根結只在於兩個字,那就是「公平」,要一勞永逸解決華文教育的問題,只需要一紙令下,納入國家教育主流政策,受制度化明文保障。

希望聯盟州政府在2008年政治大海嘯執政檳州、霹靂及雪蘭莪,就開始以行動兌現承諾,檳州和雪蘭莪州政府制度化公平撥款給各源流學校以及在霹靂州推行「以地養校」政策。

就在昨天,親巫統的半島馬來學生聯合會(GPMS)主席占比里(ZambriMohd Isa)就以統考未遵循馬來西亞教育政策為由,呼籲首相納吉不要承認統考。不論是以前的民聯還是今天的希望聯盟,我們從來不曾縱容任何外圍組織發表任何歧視和打壓母語教育的言論,這也是希望聯盟與國陣對待母語教育的態度之不同。

民主行動黨在數州聯合執政,雖然州政府財務及權責有限,但依然履行聯邦政府蓄意遺漏的責任,我們以行動告訴人民,公平對待母語教育,撥款華小是政府的責任,不應該是施捨;照顧各源流教育是政府的本分,不是向人民邀功或炫耀的政治工具;教育撥款本來就應該自動發給,而不是要華社向政府「乞討」,事後再騎劫別人付出的成果。

唯有公平的施政態度,才能一勞永逸解決華教的困境,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馬華長年累月為虎作倀,對比民主行動黨308之後在數個州屬落實的良政,誰在為華文教育付出及奉獻,人民心中有數,歷史自有公斷。如果馬華的領袖不承認,我建議魏家祥接受張念群的挑戰,針對華教課題展開公開辯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563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