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親近中國的第一項巨型工程,這將帶動兩國經濟。促進雙邊發展。。。

簡安怎| 2016-11-23| 檢舉

中國對馬六甲海峽區域的影響非常有限,一旦沿岸國家政局發生變動,將給中國能源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1118日中國電建集團官網披露,由該集團總承包的馬來西亞馬六甲皇京港深水補給碼頭奠基儀式已經於1019日在馬六甲舉行了。該港位於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市,距離吉隆坡不到150公里,由三個人造島和一個自然島嶼組成,占地1366英畝,按照規劃第一島將建造旅遊、文化遺產及娛樂區,第二島將建成物流中心、金融、商業、補給與高科技工業區,第三島為綜合深水碼頭及高科技海洋工業園,第四島則為碼頭、臨海工業園。整個皇京港開發將於2025年完成,其中深水港建設預計最快將在2019年竣工。

將成馬六甲海峽最大港口

以規模計,該港建成後將取代新加坡成為馬六甲海峽的最大港口,這首先意味著馬六甲海峽地區港口之間的競爭出現了此消彼長的新變化。馬六甲海峽是世界航運要衝,處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端連接緬甸海,東南端連接南海,全長約1080公里。由於該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因此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加上海峽底質平坦,多為泥沙質,水流平緩,這種先天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來往商船大部分要經過這裡。

馬六甲海峽因為著名古城馬六甲而得名,也就是正在建設的皇京港的所在地。馬六甲城原是個小漁村,位於馬來半島的南岸,從15世紀中期起開始興旺,建立滿刺加王國,統一馬來半島。15世紀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五次到過馬六甲。到16世紀初,馬六甲城已經十分繁華,成為不亞於當時的威尼斯、亞歷山大和熱那亞的世界名城。17世紀後馬六甲開始接受荷蘭統治,由於後者對將馬六甲發展成貿易中心不感興趣,馬六甲的航運地位開始衰落。1824年,英國和荷蘭簽署協議,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馬六甲的貿易和航運地位逐漸被新加坡取代。到今天,新加坡港的吞吐量排在世界第三,而馬六甲港則遠遠落後,即便在馬來西亞國內,它也輸給同為馬六甲海峽沿岸港口的巴生港。而皇京港的建設,是馬六甲恢復榮譽的歷史性機遇,也意味著本地區港口之間的競爭出現了新態勢。

中國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

目前,馬六甲海峽占了世界海上貿易1/4的份額,世界1/4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這一數量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而中國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每天經該海峽的船隻中有60%來往中國,中國進口石油量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海峽。而海峽由沿岸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共管,在過去很長時間裡,中國對這一區域的影響非常有限,一旦出現沿岸國家政局變動、戰爭等不可預知的風險,將給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這就是所謂的「馬六甲困局」。

中國要突破困局,就需要在海峽區域增強自己的「存在感」,在沿岸港口獲得可靠的船舶停靠地。而從沿岸國家的情況看,由於海峽沿岸良港基本都在東岸,西岸的印尼不在中國的考慮範圍內;海峽東南部的新加坡,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港口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世界聞名,但由於新加坡奉行大國平衡戰略,長期遊走在中美之間,在軍事上和美國有密切聯繫,這意味著新加坡不可能是中國的選擇;而另一個國家馬來西亞,近年來和中國的經濟關係不斷升溫,也導致馬來西亞成了中國的不二選擇。

2015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馬來西亞時,曾經專程到訪馬六甲。而就在不久前,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對中國進行了長達7天的訪問,簽下價值2300多億元人民幣的經貿大單。在這種態勢下,馬六甲皇京港的建設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納吉表示,「馬中企業合資發展,促成了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和中國關丹產業園區聯營計劃,為人民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現在我們還有麻六甲皇京港計劃,此開發項目剛剛於上個月啟動;還有吉隆坡的大馬城計劃,將是世界最大的綜合地下城。」

皇京港位於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間的麻六甲市,距離吉隆坡不到150公里。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表示,麻六甲「皇京港」深水碼頭的建設與「一帶一路」倡議相符,在中國企業的參與下,相關項目將為馬來西亞海洋產業發展創造更多機遇,為馬來西亞經濟注入活力。

據馬來西亞方面表示,麻六甲皇京港項目(Melaka Gateway)是一個大型的填海綜合發展項目,屬於馬來西亞國家級二號工程,由三個人造島和一個自然島嶼組成,佔地1366英畝,總投入400億林吉特,大約800億人民幣(相當於3700億新台幣),預計其深水港項目將於2019年完成,超越新加坡成為麻六甲海峽上最大的港口,而全部配套工程將於2025年竣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506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