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無數馬勞又愛又恨的新柔長堤,連接新馬兩地人民的情懷 新柔長堤的9個小知識,

新聞| 2016-11-22| 檢舉

新柔長堤,一條連接新馬兩地人民最緊密的溝通管道,試想如果當初沒有興建這條大家最頻繁使用的過道,歷史該如何改寫呢?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第二通道、柔佛的邊佳蘭與新加坡的樟宜也有渡輪直航,兩地人民互相往來的方式更多也更便利,但無論如何,新柔長堤在這90幾年來,扮演者不可磨滅的重要角色,經過整建維修、關卡也不斷的增建擴大,新馬人民使用新柔長堤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座見證新馬歷史歷史的長堤當然也有它背後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透過9個小知識,更加了解新柔長堤吧!

1、1923年啟用

新柔長堤共花了4年興建,於1919年底開始動工,由倫敦托樊有限公司(Topham, Jones & Railton)承包建造工程,並在1923年完工。同年的9月17日先供載貨貨車通行,並在1924年6月28日舉行開幕禮,並正式通車啟用。

2、1056米

新柔長堤一共長達1056米,跨越柔佛海峽,連接著柔佛新山市與新加坡的兀蘭城鎮。用以連接兩岸公路、鐵路的通道,其中也有馬來西亞通往新加坡的水管道。

3、1700萬

根據Johore Annual Report 1920-1925,建築費估計1700萬元,馬來聯邦政府承擔73%、柔佛政府承擔19%,海峽殖民地政府承擔8%。

3、4條車道

4條車道共提供給汽車、摩托車、巴士以及載貨汽車使用。

4、二次大戰時被炸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在1941年12月8日凌晨登陸馬來亞,敗退中的英軍為了阻擋日軍進攻新加坡,在1942年1月31日當天將長堤炸毀,不過在9天後日軍征服新加坡,就命人把炸毀的部分修補。

5、1964年 種族動亂被迫關閉

1964年種族動亂的時候,長堤也曾於1964年7月22日至26日關閉。

6、長堤曾是迴旋橋

新柔長堤原有的結構是一條迴旋橋,每天在固定時間開啟電鈕,水閘及吊橋就會開啟,讓船隻通過。可惜在英軍撤回新加坡前,除了炸毀長堤堤面外,也把它一齊炸毀。

不過在今年全柔子民共同慶祝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殿下的華誕與加冕典禮滿一周年之際時就曾表示,建議興建平旋橋 (Swing Bridge) 以取代現有的新柔長堤。這種橋又叫迴旋橋,橋面可以打開又關閉,除了讓船只得以通過,也利於生態環保。

7、6萬車流量

長堤承載著許多新馬人民的生活家計,平均一天可達到60,000車流量。

8、過年大塞車

每每一到周末新柔長堤都會被長長的車龍擠爆,尤其一到華人新年小年夜當天更是塞得水泄不通,往新山方向的新柔長堤車道仍是塞到不見車尾,更是曾經一度塞足12個小時,通往兀蘭關卡的武吉知馬高速公路路段也是塞得水泄不通!

9、每日平均30萬步行人次

每天平均將近步行越過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根據馬來西亞移民廳提供的數據,去年全年,步行越過長堤和第二通道的人數,達到約1億零800萬人次。

新柔長堤至今已經93年,每天有近30萬人行走於此,它承載這無數人的希望,也踩碎了很多人的夢想,每天凌晨晝夜與你相會,感情不知該如何表達。

紀念你的93年,也紀念我每日奔走的晝夜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498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