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道路阻塞,因為我的護送車隊經過,其他人投訴為什麼(塞車)?因為大馬的首相經過,我們感覺良好;厲害,(大馬是)小國但受到中國的高度尊重。」

納吉(圖:馬新社)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說,前首相敦馬哈迪教導我們「向東學習」,即向日本及韓國學習,其實他也是向東看,只是他多加一個國家——中國。
他指出,反對黨嘗試否定政府的成就,聲稱政府出賣國家主權,這是不合邏輯的。
「來自中國與來自日本的投資有什麼差別?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擁有資本;其他國家也可來馬投資,我們是開放的經濟體,但他們沒有資本。
中國給7年延期還債
「誰能像中國進出口銀行一樣融資給我國,給予7年的延期償付、提供20年的長期貸款?中國可提供。」
納吉表示儘管大馬是小國,但國陣政府受到中國的高度尊重,譬如他最近訪華時,北京的道路因為他的護送車隊而阻塞。
「我最近訪華受到最高規格的禮待,包括19響禮炮、大馬國旗在天安門飄揚、與中國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進行四眼會談。
「北京的道路阻塞,因為我的護送車隊經過,其他人投訴為什麼(塞車)?因為大馬的首相經過,我們感覺良好;厲害,(大馬是)小國但受到中國的高度尊重。」
他指出,這不是一朝一夕可做到的事情,這是靠兩代人建立起來的關係與信任。
「1974年,很多人包括巫統人反對大馬與中國建交,但(第二任首相)敦拉薩決定與中國建交,中國到今天都不曾遺忘,因為他們相信『飲水思源』。
「中國有非一般的記憶力,基於感恩之心,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已佔有優勢。」
他說,繼承先父的事業,最近訪華更促成非凡的成就;史上哪有一次(出國)訪問可促成1440億令吉的投資?
「那是中世紀交通方式」 敦馬曾建議闢運河
納吉說,馬哈迪曾向他建議,開闢一條從關丹至吉隆坡的運河,他答說,運河是中世紀時期的交通方式,興建高速公路及高鐵才符合現代化的世界。
「(開闢運河)也涉及環境問題,這是他(馬哈迪的)要求,他認為那是對國家最好的。」
他指出,政府興建東海岸銜接鐵道(ECRL),受惠的地方包括吉蘭丹、登嘉樓及彭亨州;他笑言,廖中萊的文冬選區也獲益,但他本身的北根選區則沒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400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