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變成「第二個杜特爾特」了?!難道馬來西亞倒戈了?他憑什麼和杜特爾特相提並論……傻眼了!

華人新村| 2016-11-08| 檢舉

繼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華之後,另一個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自這周一開始來到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期間,他在《中國日報》的一篇評論中強硬表示,大國應該更加平等地對待小國,從前的殖民大國不應該「說教那些曾被它們奴役的國家該如何處理自己今天的內部事務」。

針對納吉布訪華後的「變化」,美國及西方主流媒體出現大量認為納吉布正在成為東南亞「第二個杜特爾特」的評論,形容馬來西亞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倒下的「第二塊多米諾骨牌」。

路透社評論稱,這被視為是納吉布與中國拉近關係之際,對西方發動的隱晦攻擊。

習近平主席會見納吉布習近平主席會見納吉布

俄羅斯衛星網評價稱,這是相當具有政治效應的合同,儘管中馬在南海有領土爭執,但中國還是簽下了這筆交易。

納吉布2008年上臺,之後馬美關係一度發展良好。然而華盛頓熱衷於捲入吉隆坡的內部事務導致了後者不滿,尤其是美國司法部在7月份對馬來西亞國有投資基金「一馬發展公司」(1MDB)發起民事訴訟之後,美國司法部指控納吉布的親屬、朋友從馬來西亞政府貪污了逾10億美元資金,並啟動相關調查。

這一系列訴訟使納吉布陷入了洗錢的醜聞中。對於這起案件,納吉布否認做過任何不法行為,並說馬來西亞將配合調查。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指控,從1MDB被挪用的資金超過35億美元。

納吉布斥責這起調查為外國干涉馬來西亞的事務,並使得馬來西亞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

納吉布訪問中國之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剛剛結束對北京訪問,在北京期間,杜特爾特宣告菲律賓與美國「分離」。另外,納吉布此次訪華也正值美國政府因為對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有關的公司採取反洗錢的法律行動而導致雙方關係緊張之際。 在這樣的背景下, 美國及西方主流媒體出現大量認為納吉布正在成為東南亞「第二個杜特爾特」的評論,形容馬來西亞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倒下的「第二塊多米諾骨牌」。

《紐約時報》寫道,美國南海戰略再度受創,遏制中國的地區聯盟或分崩離析。《華盛頓郵報》分析稱,歐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令許多國家失望。TPP協定也面臨重重困難。然而中國卻能提供成堆的現金和投資承諾,而且還不需要嚴苛的談判及附加條件。

「重返亞太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影響力,」新加坡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蒙特薩諾(Michael Montesano)說。「它沒能減少對美國的懷疑,包括對美國主導力及其對該地區承諾的懷疑。」

他說:「他們擔心,西方國家將帶著自己對民主和道德的理解來到亞洲。實際上,這些理解的背後是西方的利益,而亞洲國家的利益甚至不是排在第二位,而是排在第五、第十位。

這種擔心在亞洲都是存在的。薩達姆和卡扎菲喋血幽靈依然在天空飄蕩。」

「儘管東南亞國家並非伊拉克和利比亞那樣的集權國家。但他們明白,薩達姆和卡扎菲不是因為集權死掉的,而是因為他們的政策不那麼符合華盛頓的想法。為什麼這種擔心在中國挑明了?因為中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對美國的影響力形成平衡。起碼馬來西亞是這樣認為的。」

「而且,馬國一直秉承克制的立場。不管怎樣,他們從來未反對過西方國家或者採取極端政策。他們在東西方之間總在尋求平衡。馬來西亞或者說東南亞,對單級世界的出現嚴重擔心。這種擔心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表述體現出來。中國是多級世界力量中心,這就是馬來西亞總理為何要以如此腔調針對西方國家且把發表聲明的地點選在中國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330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